近日,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大通发布研究报告,对潮流玩具龙头泡泡玛特的股价表现及投资价值进行深度剖析。报告指出,尽管该公司年内股价一度暴涨超200%,但当前估值已处于"完美定价"状态,短期风险收益比显著恶化,因此将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目标价由400港元调低至300港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2日,泡泡玛特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209%,过去一年涨幅更达466%,远超同期恒生指数32%和52%的涨幅。摩根大通亚洲消费研究主管Kevin Yin分析称,市场已将所有乐观预期(包括业绩增长、IP爆火等)充分计入股价,当前估值水平对任何基本面波动或负面消息的容忍度极低。该行将估值模型中的PEG倍数从1.5倍下调至1.1倍,反映对高位风险的谨慎态度。
报告特别指出,此前推动股价上涨的七个催化剂中,已有四个顺利兑现,包括上半年优异财报、与优衣库联名合作、被纳入重要指数以及珠宝店开业。但剩余三个潜在催化剂(如《Labubu & Friends》动画片发布、Labubu 4.0推出、交互式玩具发布)的能见度较低,且部分项目已出现延期。在旧利好兑现、新利好不明的窗口期,股价缺乏进一步上涨动力,建议投资者等待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的下一个催化剂窗口。
针对市场关注的核心IP Labubu热度持续性,摩根大通给出明确判断:二手市场价格下滑并非IP热度衰退,而是产能急剧扩张的结果。据管理层透露,当前制造产能已达2025年第一季度的近10倍,供应激增自然稀释了二手溢价。报告以精确数据佐证:Labubu 3.0在中国市场的二手价从6月12日的2284元人民币跌至9月11日的687元人民币,跌幅达70%,但仍较零售价溢价15%;海外StockX平台价格从401美元跌至146美元,较零售价低13%。Mini Labubu二手价虽从峰值下跌22%至1622元人民币,仍保持46%的高溢价。
报告强调,搜索热度是衡量新客户获取的指标,但不等同于IP生命周期。以宝可梦为例,其2023年搜索热度仅为2016年峰值的15%,但销售额却是2016年的3倍。高盛也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二手价格修正与公司增加货币化直接相关,例如迷你Labubu首批投放量达约100万个,显著高于此前系列。大摩亦认为,市场可能对高频数据反应过度,二手市场波动仅为供需局部现象。
尽管下调短期评级,摩根大通明确表示并非建议"减持",其长期投资逻辑依然稳固。报告重申三大支柱:一是成熟的IP发掘与变现能力,公司已证明可通过社交媒体在全球孵化商业化IP;二是多元化的IP组合,预计到2027年Labubu销售贡献将降至35%,降低对单一IP的依赖;三是成功的全球化扩张,海外业务预计到2027年将贡献超60%的集团盈利。公司管理质量、执行能力和股东回报在中国消费品公司中位居前列,与安踏、百胜中国等顶尖企业比肩。
针对艺术家Kasing Lung与LVMH旗下品牌Moynat的合作,摩根大通认为符合授权协议,短期可能引发市场困惑,但长期看有利于提升Labubu的全球品牌价值。该行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股价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