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潍坊青州市的云门山景区,一项创新举措正悄然改变着传统施工模式——重载无人机首次被引入景区三皇殿修复工程,成功破解了复杂地形下的物资运输难题,施工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据景区副主任杨海云介绍,这架专为山地作业设计的无人机单次可承载百公斤建材或建筑垃圾,仅需三分钟即可完成单程运输。"过去人工搬运同样重量的物资,至少需要半小时,现在效率提升了近十倍。"杨主任算了一笔账:无人机作业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更将整体施工周期压缩了三分之一。该设备搭载的毫米波雷达避障系统与厘米级定位技术,使其能在悬崖峭壁间精准穿梭,即使面对临时堆放的施工材料也能灵活调整航线。
这项技术革新并非孤立存在。近年来,云门山景区持续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将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入管理服务。在治安防控领域,智能监控系统已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在游客服务方面,电子导览系统能根据游客位置实时推送讲解信息。此次无人机运输的成功实践,标志着景区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谈及未来规划,杨海云透露:"我们正筹备组建专业无人机作业队,计划将应用场景扩展至森林病虫害防治、火情监测等领域。"据技术团队介绍,正在调试的多光谱监测无人机可识别早期病虫害迹象,而搭载热成像仪的防火巡查机型,能在浓烟中精准定位火源,为景区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