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中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列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近日在青岛正式亮相。这列时速达200公里的市域D型车,将作为京雄快线的核心装备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该列车采用全新构建的中国标准体系,关键核心技术实现100%自主化。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级主任设计师朱建华透露,列车驾驶室及设备舱首次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较传统材料减重达30%,配合综合节能技术,运行能耗降低约16%。在智能化方面,列车达到GOA4级全自动运行标准,可实现无人值守条件下的自主运行。
技术团队创新集成十余项核心技术,使列车在安全性能、乘坐舒适度、运维经济性等维度实现全面提升。通过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列车运行稳定性显著增强;采用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车厢内温湿度调节精度达到±0.5℃;集成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运维效率提升40%以上。
作为系列化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平台的首发产品,该列车将与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实现贯通运营。项目建成后,乘客从雄安新区出发,30分钟可直达大兴国际机场,60分钟通达丽泽商务区,形成京津冀核心区域1小时交通圈。
中车研发团队历时三年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构建起涵盖30项核心标准、200余项技术规范的标准体系。该体系不仅填补国内市域轨道交通装备标准空白,更为后续产品迭代奠定技术基础。目前,团队已启动时速160公里、140公里等级系列化产品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