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以“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基础设施新范式”为主题发表演讲,正式推出多款算力超节点及集群产品,为人工智能领域注入新动能。
徐直军指出,算力始终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尤其对中国而言,突破算力瓶颈是实现AI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基于现有芯片制造工艺的限制,华为通过“超节点+集群”的创新架构,构建了满足未来算力需求的解决方案。他坦言,受限于先进芯片制造工艺的获取,华为单颗芯片性能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但凭借30余年在连接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华为通过超节点技术实现了整体算力的跨越式提升。
据介绍,华为此次发布的超节点产品Atlas950 SuperPoD与Atlas960 SuperPoD,分别支持8192张和15488张昇腾卡,在卡规模、总算力、内存容量及互联带宽等核心指标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徐直军解释,超节点通过物理多机协同、逻辑单机的设计,实现了机器学习、推理等任务的高效整合,大幅提升了计算效率。
基于超节点架构,华为同步推出了Atlas950 SuperCluster与Atlas960 SuperCluster两款集群产品,算力规模分别突破50万卡和百万卡,为大规模AI模型训练提供了坚实支撑。徐直军强调,这些产品将助力华为持续满足人工智能领域对算力的爆发式需求,推动技术快速迭代。
在芯片层面,华为规划了未来三年的昇腾芯片演进路线,包括即将推出的昇腾950系列(含950PR和950DT)以及处于规划阶段的昇腾960系列和昇腾970系列。徐直军表示,昇腾芯片将持续优化,为中国乃至全球AI发展构建稳固的算力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首次将超节点技术应用于通用计算领域,推出全球首款通用计算超节点TaiShan 950SuperPoD。该产品结合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可全面替代传统大型机、小型机及Exadata数据库一体机,成为企业级计算架构的新标杆。
为突破大规模超节点互联的技术瓶颈,华为自主研发了面向超节点的互联协议“灵衢”(UnifiedBus)。徐直军宣布,华为将开放灵衢2.0技术规范,邀请产业伙伴共同参与生态建设,推动超节点技术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应用。
徐直军总结称,华为将以灵衢协议为核心,通过超节点与集群的协同创新,持续满足AI算力增长需求,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价值创造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