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光伏企业竞逐储能赛道:借政策东风,凭技术品牌谋长远发展

   时间:2025-09-23 01:41:54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型储能产业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9月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需突破180GW。这一目标较2025年上半年94.91GW的装机量实现跨越式增长,按4小时备电时长测算,未来两年年均新增装机将达136GWh,较2024年101GWh的新增量增长34%。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宁夏、甘肃等五省区已出台储能容量补偿机制,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开源证券分析指出,中央与地方政策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2024年国内新型储能投运装机达43.7GW/109.8GWh,同比增幅达103%/136%。2025年上半年新增23.03GW/56.12GWh,延续68%的同比增速,印证行业高景气态势。

成本下降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构成行业发展的两大引擎。兴业证券数据显示,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价格从2023年1月的15.8万元/吨暴跌至2025年8月的3.29万元/吨,降幅达79%。同期2小时锂电储能系统招标价格从1.35元/Wh降至0.48元/Wh,降幅64%。电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释放需求,测算显示当100MW光伏电站弃光率超过5.8%时,配置20%储能系统的投资回报率更具优势。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储能市场空间持续扩容。《bp世界能源展望2024版》预测,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需将风光装机容量扩大14倍,对应储能需求将突破4000GW。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与国内市场化进程形成共振,为行业增长提供双重保障。

光伏企业加速布局储能赛道,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阿特斯2025年二季度储能交付量达2.2GWh,环比增长超140%,在手订单达30亿美元,预计全年出货量7-9GWh。阳光电源表现更为突出,储能系统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7.78%,占比首次超越光伏逆变器业务,达到40.89%。天合光能累计出货超12GWh,晶科能源2025年出货目标锁定6GWh,均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产业链垂直整合成为头部企业战略重点。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电芯与储能逆变器(PCS)分别占据47.2%和26%的成本比重。晶科能源投资84.3亿元建设12GWh储能系统及电芯项目,天合光能盐城基地推进12GWh电池项目,并开展587Ah大容量电芯研发。这种从系统集成向核心部件延伸的布局,有助于企业构建技术壁垒。

技术迭代与品牌效应构成竞争双维度。314Ah电芯渗透率已超40%,较传统280Ah产品初期溢价达0.03元/Wh。海外市场更注重品牌口碑与项目经验,阳光电源、阿特斯等企业通过长期运维服务形成复利效应。尽管2025年储能赛道已发生133起融资事件,但具备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仍能维持39.93%(阳光电源)和30.84%(阿特斯)的较高毛利率水平。

行业洗牌压力逐渐显现,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警示价格战已蔓延至海外市场。但参照动力电池发展路径,掌握大容量电芯技术、具备全球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仍将在长期竞争中占据优势。这种技术驱动与品牌积淀的双重壁垒,或将重塑储能产业竞争格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