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疆如影产品线负责人苏铁近日被曝已从原公司离职,并迅速投身创业领域,瞄准了“AI拍立得”这一新兴赛道。据内部消息,苏铁于7月完成离职手续后,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启动了新项目,且在短短数周内连续完成两轮融资,估值快速攀升,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该方向的强烈兴趣。
在智能硬件市场中,影像类产品被视为仅次于智能手机的潜力赛道。相较于仍处于探索阶段的智能眼镜等品类,拍立得的市场逻辑更为清晰:用户对实体照片的需求长期稳定,技术实现路径成熟,且无需大规模市场投入即可形成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尤其是热升华打印技术的普及,使得这类小型相机不仅能即时输出照片,还能在分辨率和色彩表现上实现显著提升,让照片细节更丰富、色彩过渡更自然。与其说这是对传统拍立得的升级,不如说是一次通过AI与硬件融合重塑用户体验的创新尝试。
苏铁的背景为这一创业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他在大疆任职期间,曾带领团队将手持稳定器业务从零做到数十亿规模,不仅在产品定义和用户体验设计上积累了深厚经验,还在供应链管理、渠道拓展和全球化运营方面形成了完整体系。离职后,多家影像硬件厂商如影石、安克等均曾与其接触,大疆系初创团队也试图邀请其加入,足见其在行业内的稀缺价值。
据知情人士透露,苏铁团队的新产品定价将偏向高端,市场策略以海外为主。这一选择并不意外,欧美年轻用户早已形成使用拍立得和即时成像设备的习惯,将其视为社交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高端定价不仅能带来更高的毛利率,还有助于团队在早期建立品牌调性,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与传统拍立得相比,AI的融入是该产品的核心差异点。未来产品可能不再局限于“即时打印”,而是成为“即时生成”的入口。AI技术可以在拍摄瞬间对照片进行美学优化,添加风格化滤镜,甚至实时合成个性化效果,使每张照片都带有独特的算法美感。这种AI与硬件的结合,意味着产品不仅能满足怀旧需求,还可能成为新一代社交内容创作的工具。
然而,这一方向也面临挑战。即时成像的市场需求虽稳定,但要从“小众兴趣”发展为“大众刚需”并非易事。打印技术本身并非壁垒,真正的差异化可能在于AI体验和设计上的独特性。硬件创业始终需要平衡供应链管理、渠道拓展和售后服务,团队必须在快速迭代与稳健交付之间找到平衡点。资本的高估值既是认可,也是压力,如何证明这一市场能形成规模,将是苏铁团队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