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同质化竞争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吉利旗下超跑品牌莲花携新款跑车ELETRE和EMEYA强势登场,试图打破行业内卷困局。9月21日,这两款年度改款车型正式上市,新款ELETRE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55.8万-83.8万元;新款EMEYA同样推出3款车型,售价在53.8万-82.8万元之间。
莲花集团CEO冯擎峰在发布会上直言,汽车工业历经技术迭代,但原创精神才是行业真正的财富。他强调,中国汽车工业不应局限于价格竞争,而应致力于研发让全球惊叹的技术。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众多车企为求生存,不得不迎合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导致真正投入原创研发的企业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这一现象,已成为国内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次莲花对EMEYA和ELETRE新款车型进行了精准优化。从用户需求出发,精简产品版型,聚焦核心配置,让消费者无需在众多选项中纠结。同时,将主动稳定杆、后轮转向系统、主动尾翼、智能底盘、碳陶制动等与驾控体验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下放,使更多用户能够体验到驾控乐趣。业内人士认为,莲花通过“600系列平衡性能与生活”“900系列极致驾驶”的双线策略,成功切入运动豪华细分市场。并且,通过“价格下探+权益解绑”的方式,将Eletre和Emeya的起售价降至53.8万元区间,直接对特斯拉Model S、保时捷Taycan等竞品构成威胁。
莲花汽车在高端纯电市场已找到自身的发展节奏,这背后离不开其深厚的工程技术底蕴。特斯拉首款电动跑车Roadster便是基于莲花ELISE底盘开发,而莲花自身更是量产了全球首台超两千匹马力的纯电超跑EVIJAX。如今,莲花运用智能主动控制技术,为电车操控性与舒适性的平衡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莲花跑车不仅拥有数字化底盘,还配备了多项“黑科技”。例如,可提供最高215kg下压力的主动双层尾翼、主动稳定杆、让5米大车也能灵活跑山的主动后轮转向、十活塞碳陶制动等技术。然而,在市场环境下,坚持驾控理念的车企并不多见。今年,莲花拿回“莲花”商标后,明确表达了走出“冷门小众”,与法拉利、保时捷等国际豪车品牌比肩的愿望。
2025年的中国豪华车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1-7月,整体销量同比下滑三四成,多个传统豪华品牌陷入价格战泥潭。但莲花却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二季度中国区交付量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31%。今年上半年,莲花共交付新车2813辆,实现营收2.18亿美元。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非GAAP)亏损同比收窄37%,至2.4亿美元;营业亏损也减少约40%,收窄至2.63亿美元。
莲花中国总裁钦培吉强调,业绩的含金量远重于含水量,莲花不会因短期销量焦虑而损害品牌形象。逆市增长并非奇迹,而是提前布局、坚持长期主义的自然结果。莲花正用实际行动证明,豪华车的竞争可以建立在价值与品牌之上。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近期莲花宣布获得5亿美元资金承诺和16亿元信贷支持。
在市场竞争日益浮躁的环境下,莲花厘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力方向。莲花集团CEO冯擎峰透露,公司的盈亏平衡点并不高,年销量达到3万多台车即可实现,这是明年的目标。为此,莲花制定了重塑美国市场等战略。从销量构成来看,美国、中国和欧洲是莲花的三大市场,其中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跑车市场,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但由于关税问题,莲花短期内无法解决美国市场难题,只能优先扩大中国和欧洲市场份额。
在与莲花集团CEO冯擎峰的对话中,他详细阐述了莲花的核心竞争力。冯擎峰表示,操控是莲花永远不变的追求,莲花要在这个领域做到最好。同时,莲花在智能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智能化技术让底盘实现有机统一,达到舒适性和操控性能的完美平衡。对于电动、豪华、高价三者的关系,冯擎峰认为核心在于找到“完美平衡”,莲花也在不断探索这一平衡点。
在新能源时代,冯擎峰对“马力”的定义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电车时代马力来得更容易,但“性能”的标准不会降低,关键在于“马力大还能控得住”。对于莲花对外传达的核心信息,冯擎峰强调是“致敬原创精神”。在当下抄袭、平替成风的环境下,中国汽车工业应拿出让全世界尊敬的原创作品。莲花增加配置,也是为了提升车辆可控性,进一步拉高操控极限。
全球消费者对莲花跑车的认知存在差异。在英国,莲花跑车的认知度最高,销量也最好;美国市场对莲花跑车的认知度也不错,尤其是跑车领域,但中国产车型因高额关税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而英国生产的莲花跑车一进入美国就基本售罄。日本消费者对莲花跑车的认知度源于一部动画片,莲花每年都会在日本举办“Lotus Day”赛车节。欧洲市场受德系车影响,莲花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也还有待提升。
对于行业关注的“动力标准”问题,冯擎峰指出,关键在于“定义”。目前行业缺乏“宣传定义标准”,例如用最大功率还是额定功率来宣传没有统一规范。欧洲有相关标准,中国目前还未规范,但他相信随着关注度提高,中国迟早会出台标准。在盈利方面,冯擎峰表示今年仍比较困难,但得到了投资人的支持。未来莲花将推出一款D级SUV,并继续在跑车领域发力,只要年销量达到3万台,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4月份启动的“股权回收”计划,旨在将英国业务并入上市公司体系,实现“一个莲花”的目标。目前管理层已相当于一家公司运作,但业务协同性还不够好。整合后,造型、工程团队以及采购、后台管理团队将整合为一个,制造环节保留两个工厂,效率将明显提升,直接费用至少能减少30%以上。莲花计划今年年底完成整合。
智驾方面,莲花跑车与吉利、千里科技共同成立了“千里智驾”,但莲花跑车更聚焦“性能与操控”,会继续沿用自主的智驾解决方案,目前没有计划向合资公司输出技术,不过会提供“平行车手”(即远程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对于是否使用吉利技术降低成本的问题,冯擎峰表示吉利的任何技术对莲花跑车都是开放的,使用吉利技术不会降低莲花跑车的品牌价值,双方技术互通能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部分成本,同时莲花跑车的技术也全面向吉利开放。
在全球市场中,美国市场是莲花最具潜力也最具挑战的市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豪华车市场,消费者对豪华车的消费观念与中国高端消费相似。尽管ELETRE在美国加征高额关税后售价达到26万美元,但依然有市场。莲花产品都符合美国标准,所有认证也已完成,只要关税政策有利好消息,会立刻推进轿车进入美国。关于美国设厂,莲花也在探讨,大吉利体系在美国有资源,能为战略推进提供支撑。而中东市场规模较小,无法替代美国市场。
英国工厂目前主要生产EMERA燃油跑车,关税调整对莲花影响不大。莲花已经发布了“路遥”超级混动技术,混动车型很快会推出,但目前没有提供给其他品牌使用的计划。截至8月份,美国市场表现稳定,甚至在关税增加7.5%的情况下上调了售价,但订单量未受影响;英国市场每月销量都在增长;欧洲市场(除英国外)受加征18.9%关税影响较大,销量受到冲击;其他国家和地区没什么大影响。今年中国市场对超豪华品牌来说格外艰难,不止莲花,保时捷等品牌也面临困境。
对于超豪华品牌是否需要坚持自身调性的问题,冯擎峰认为全球市场需求未改变,但中国市场变化较大。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崛起,提供更多情绪价值并大力宣传智能化,但智能化宣传有些过虚,是“渐进逼近”的过程。另一方面,很多超豪华品牌缺少对用户情绪价值的深度挖掘,这是需要向自主品牌学习的地方,但超豪华品牌的核心调性还是要坚持。现在“平替”趋势盛行,大家更追求性价比,这是超豪华品牌在国内遇困的原因之一。但超豪华品牌必须坚持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的投入,这才是有价值的投入。
在开发周期方面,莲花开发一款车需要4到5年时间。冯擎峰表示,莲花不会把市场当实验场,让用户当实验员,必须做完所有实验才会把车投向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在这方面应该规范,欧洲和美国会审核实验周期,要求提供实验细节。美国有完整的可追溯系统,一旦出现问题会启动全网追溯,企业不敢造假。中国应该学习欧洲的过程监控模式或美国的承诺追溯模式,健全法律法规,企业自身也要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