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云:以AI为笔重绘云计算蓝图,迈向超级人工智能新征程

   时间:2025-09-25 00:09:3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09年,北京上地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阿里云的第一行代码悄然诞生。从那时起,这家科技巨头便开启了一场关于“计算即服务”的革命。创始人王坚曾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云计算不应局限于特定场景,而应成为像电力一样普及的基础设施。这一理念,如今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找到了新的注脚。

当大模型技术席卷全球时,AI正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近期举办的云栖大会上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已清晰可见:从智能涌现到自主行动,最终迈向自我迭代的超级智能阶段。他形象地将当前阶段比作2009年云计算初兴时的关键节点,强调构建新型技术平台的紧迫性。

这种变革在阿里云的战略布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十五年前,王坚团队自主研发的“飞天”系统,成功将数据中心资源转化为云端服务,奠定了中国云计算的基础。如今面对AI时代,阿里云正在酝酿一场更深层的变革——用大模型重构计算体系。吴泳铭透露,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数字远超传统云计算时期的投入规模。

在技术产品层面,阿里云CTO周靖人宣布推出七款全新大模型,涵盖从万亿参数的Qwen3-Max到多模态生成的Qwen3-Omni等系列产品。其中Qwen3-Max-Preview版本已在国际评测中超越GPT-5 Chat,位列全球第三。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模型不再局限于单一功能,而是通过混合注意力架构、超高稀疏比等创新技术,构建起更高效的模型生态。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种转型的成功。第三方机构Omdia的报告显示,在中国500强企业中,已有74.6%部署了生成式AI,其中阿里云以53%的市场渗透率领跑行业。这种领先不仅体现在技术参数上,更在于其开源战略带来的生态效应——超过300个开源模型已衍生出17万个变体,形成庞大的技术社区。

基础设施的变革同样深刻。阿里云正在推动从“通用计算”向“通用智算”的跨越,这被吴泳铭称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诞生。灵骏智算集群与PAI人工智能平台的结合,构建起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完整链条。在应用层,通义系列模型已深入制造、汽车、金融等20多个行业,形成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

这种转型背后是计算范式的根本转变。王坚早年提出的“去IOE”战略,本质是从购买计算机向购买计算能力的理念升级。如今面对AI时代,传统云计算模式已无法满足海量Agent协同工作的需求。吴泳铭预测,未来每个人将拥有数十个智能体,这些24小时运行的数字助手需要全新的计算架构支撑。

在战略路径上,阿里云选择了两条并行路线:一是通过开源通义千问打造AI时代的安卓系统,二是构建全球智能算力网络。这种布局与十五年前自研飞天系统的决策如出一辙——当时用分布式架构替代小型机,如今则用智算集群替代传统数据中心。正如吴泳铭所言:“AI不会止步于通用智能,它正在创造比人类更强大的计算文明。”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