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全球信息传播的边界日益模糊,人们获取海外资讯的途径早已不再局限于西方主流媒体。过去,由于西方文化在全球媒体领域的强势地位,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认知往往需要通过第三方渠道间接实现,这种局面正随着传播方式的革新发生深刻变化。
在近期一档文化类节目中,复旦大学学者张维为指出,中阿两大文明对彼此的认知长期受制于西方媒体的叙事框架。无论是中国了解阿拉伯世界,还是阿拉伯国家认识中国,传统路径都依赖BBC、CNN等西方媒体的中介传递,这种单一信息源导致的认知偏差长期存在。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尤其是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的普及,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正在被彻底颠覆。
如今,中国民众可以直接通过阿拉伯国家的媒体平台、社交账号或文化交流项目,获取关于埃及、沙特等国的第一手资讯;同样,阿拉伯国家的公众也能通过中国的数字媒体、纪录片或学术交流,直观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社会文化。这种“去中介化”的传播模式,不仅打破了西方媒体构建的信息壁垒,更让双方对彼此的认知回归真实与立体。
技术驱动下的跨文化交流,正在重塑国际传播格局。中阿民众通过直接对话形成的认知,不再受制于特定文化视角的过滤,这种转变不仅增进了文明间的互信,也为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存提供了新的范式。从依赖第三方到实现点对点沟通,信息传播的变革正推动着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