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地铁5号线的建设现场,一项创新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传统施工模式——自动化振捣机器人首次应用于立柱施工,标志着青岛地铁向“全场景自动化振捣”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镇平路维保中心01工区的施工现场,4台自动化振捣机器人正在7.5米高的立柱操作平台上平稳作业。这些科技感十足的设备,通过预设程序精准控制振捣频率、时间和升降高度,完成了单根立柱11.54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任务。这是青岛地铁首次将自动化振捣技术应用于立柱施工,为后续“全场景自动化”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混凝土振捣是地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作用类似于“给混凝土做按摩”或“和面”,目的是让混凝土充分均匀、不留气泡,确保结构密实无瑕疵。传统施工完全依赖工人手持振捣棒手动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还非常依赖老师傅的经验。振捣不足会导致空洞,振捣过度则可能破坏结构,质量难以稳定控制。
新亮相的振捣机器人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智能按摩师”,通过自动化程序实现精准振捣,避免了人工操作的随意性。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机器人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将单根立柱的施工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小时,同时大幅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
从底板到立柱,自动化振捣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技术人员表示,他们正在为实现“全场景自动化振捣”进行持续探索和尝试。一旦成功,这将成为国内地铁施工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
青岛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智能建造”创新,通过科技手段让地铁建设更快、更稳、更安全,为市民早日享受优质城市交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