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1400光年外“阴阳脸”星球:半面熔岩翻涌,半面永夜幽沉

   时间:2025-09-26 13:05:2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浩瀚宇宙中,一颗编号为WASP-12b的系外行星正以极端姿态颠覆人类对行星的认知。这颗距离地球约1200光年的气态巨行星,因其独特的"阴阳脸"特征和逐渐消亡的命运,成为天文学界持续追踪的焦点。

观测数据显示,该行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观:朝向宿主恒星的一面温度高达2600℃,表面物质处于熔融状态,炽热程度堪比小型恒星;而背阴面则深邃如墨,反照率不足0.1,比沥青更有效地吸收光线。这种极端的温度差异导致行星大气层产生剧烈对流,形成时速超过5000公里的狂风,将熔融物质从昼面卷向夜面。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形变特征。在宿主恒星潮汐力的持续作用下,WASP-12b已从球体拉伸为椭球,长轴较短轴长出近三分之一。这种剧烈形变导致物质不断从行星外层剥离,形成直径达数百万公里的吸积盘,以每秒60亿吨的速率向恒星流失。按当前速度推算,这颗行星将在1000万年内被完全吞噬。

科学家通过光谱分析揭示了其黑暗之谜。由于表面温度过高,大气中的氢分子被完全离解为原子态,与氦气形成特殊的吸收层,使可见光几乎无法反射。但该行星仍在持续辐射红外光,其亮度在红外波段相当于满月的三分之一,这种独特的能量释放方式为研究行星消亡过程提供了珍贵样本。

该系统还隐藏着更多未解之谜。2019年的径向速度测量显示,WASP-12b的轨道存在周期性扰动,暗示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伴星。这种引力扰动或许解释了行星异常快速的物质流失速率,也可能影响其最终的消亡方式。

与同为热木星的HD 189733b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者呈现出深蓝色外观,大气中富含硅酸盐颗粒,形成类似地球的散射效应。这种颜色差异揭示了不同轨道距离对行星大气演化的决定性影响——WASP-12b距离恒星仅300万公里(是HD 189733b与恒星距离的六分之一),极端辐射环境彻底改变了其物质组成。

自2008年被广角行星搜索巡天计划发现以来,这颗"死亡行星"持续挑战着行星形成理论。其密度仅为水的三分之一,却能在强潮汐力下维持结构,这种矛盾特性促使科学家重新审视气态巨行星的内部结构模型。当前研究显示,行星核心可能存在重元素组成的致密内核,正是这种特殊结构使其在持续物质流失中仍能保持相对完整。

对于未来观测,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对其开展更精确的光谱分析,试图捕捉大气中逃逸的重元素信号。这些数据或许能揭示行星原始成分,甚至解答其是否来自更遥远的轨道区域这一关键问题。在人类观测的12年间,WASP-12b已向恒星移动了约10万公里,这场持续千万年的宇宙悲剧正进入最后篇章。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