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硬件赛道激战正酣:张一鸣与奥特曼,能否借鉴扎克伯格的成功秘籍?

   时间:2025-09-28 19:33:0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软件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硬件领域,一场关于AI消费级产品的竞争正在悄然展开。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在近期播客节目中直言,现有计算机形态与理想中的AI伴侣存在差距,真正符合需求的硬件形态仍需探索。这家以大模型闻名的企业,正通过一系列布局将硬件开发提上日程。

五月份,苹果前设计总监乔尼·艾维创立的io Products团队整体加入OpenAI,引发行业关注。这位曾主导iPhone设计的传奇人物虽未直接入职,但其创立的LoveFrom设计公司将全面承接OpenAI的设计业务。奥特曼透露,双方计划打造"设备家族",首款产品被描述为具备环境感知能力的无屏设备,尺寸小巧且强调自然交互。

在自主开发的同时,OpenAI积极构建供应链体系。最新消息显示,该公司已与立讯精密签订制造合同,并与歌尔股份就声学组件展开洽谈。这两家"果链"企业的加入,为产品注入苹果系供应链基因。首款设备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初面世,形态可能包括智能音箱、AR眼镜及可穿戴胸针等创新品类。

大洋彼岸,字节跳动也在加速硬件布局。继推出搭载"豆包"大模型的AI耳机OlaFriend后,该公司被曝正在开发智能眼镜产品。这款设备将延续字节的技术路线,通过自研模型实现语音交互与图像处理功能。与此同时,字节在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其Seed团队正大规模招聘,重点布局下一代通用机器人研发。

在AI硬件赛道,meta已率先交出成绩单。其与依视路陆逊梯卡合作的Ray-Ban系列眼镜,凭借普通墨镜的外观与AI功能融合,累计销量突破200万副。最新推出的Display版本搭载彩色HUD显示与肌电腕带,定价799美元引发市场热议。尽管演示环节出现技术故障,但meta仍计划到2026年将年产量提升至1000万副。

对比三家企业的技术路线,差异颇为显著。OpenAI首款产品选择无屏设计,引发行业质疑。分析师德里克·戴维指出,在多模态内容处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当下,限制显示功能可能削弱用户体验。他比喻称,2025年推出无屏设备犹如"制造没有车窗的汽车",从设计理念上就限制了产品潜力。

字节跳动的硬件探索则呈现双轨并行特征。一方面通过收购Oladance推出AI耳机,另一方面依托PICO团队研发XR眼镜。据供应链消息,其眼镜方案曾考虑无屏设计,但最新动向显示正在转向轻量化混合现实设备。这种技术路线的调整,反映出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渠道建设成为制约新入局者的关键因素。meta的成功得益于与依视路陆逊梯卡的深度合作,通过既有零售网络解决试戴、配镜等售后服务难题。相比之下,OpenAI和字节跳动尚未建立完善的线下体系,这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特别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线下体验对转化率的影响尤为显著。

技术演进方向同样存在分歧。meta选择在成熟产品形态中嵌入AI功能,其Ray-Ban系列保持时尚外观的同时,逐步添加视频拍摄、实时翻译等功能。而OpenAI的无屏设备则试图创造全新交互范式,这种激进策略既蕴含创新机遇,也面临市场教育成本高企的风险。

价格策略方面,meta Display版本的高定价引发争议。799美元的价位已接近高端智能手机,可能限制产品普及速度。行业观察人士认为,随着更多玩家入场,价格竞争不可避免。字节跳动若推出类似产品,如何在成本控制与功能完整性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决定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

在这场硬件竞赛中,传统科技巨头也开始发力。苹果、小米、华为等企业凭借多设备协同优势,正在构建AI硬件生态。这些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渠道建设方面具有深厚积累,给新入局者带来更大压力。meta虽占据先发优势,但尚未形成绝对壁垒,后来者仍存在超越机会。

从产品设计理念来看,各家企业呈现明显分化。OpenAI强调环境感知与自然交互,字节跳动注重技术整合与快速迭代,meta则坚持在现有产品形态中渐进创新。这种差异反映出企业对AI硬件本质的不同理解:究竟是创造全新品类,还是改造现有产品,市场最终将给出答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