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福特在中国市场调整策略:整合渠道资源,发力小众市场能否自救成功?

   时间:2025-09-29 04:16:5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汽车行业合资品牌动作频频,福特的一项重大决策引发广泛关注。福特宣布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旗下乘用车与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及服务业务,且新公司将于10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回顾福特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其早期主要依赖合资模式拓展市场。目前,福特在中国拥有长安福特与江铃福特两家合资企业。江铃福特与福特的合作始于1995年,当时福特入股江铃,经典车型全顺便由此诞生,不过当时双方并非合资关系,因此全顺尾部标注的是“江铃汽车”。2001年,长安福特正式成立,成为福特的正规合资伙伴,福克斯、锐界等热门车型均出自其手。这种“双合资”模式在早期较为常见,大众、丰田、本田等品牌也采用类似策略。

在业务布局上,长安福特主打家用车市场,多年来一直是福特在华销量的主力;江铃福特则从商用车领域切入。由于产品定位差异较大,两家合资企业在制造与销售环节相对独立,互不干扰。然而,这种模式并未持续带来增长。

2016年,福特在华销量达到127万辆的峰值,但此后因新品推出滞后、技术路线选择失误等问题,竞争力大幅下滑。到2019年,销量已跌至56万辆,三年时间减少超过一半。以福克斯为例,这款曾经的全球销冠车型,在中国市场最高年销量达40万辆,但四代车型换装三缸发动机后,市场表现急转直下,2021年销量仅2.25万辆。

面对困境,福特开始调整战略。由于长安福特销量低迷,福特将目光转向江铃福特,试图通过“商转乘”拓展市场。江铃福特也积极响应,推出撼路者、领界、领裕等乘用车,并于2021年与福特共同出资2亿元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SUV与皮卡车型的销售,同时建立独立的“Family Space家空间”销售渠道。

然而,江铃福特的产品力未能跟上市场节奏。例如领界车型,实为停产的江铃驭胜S330换标车,搭载的1.5T发动机来自江铃,这种“换标圈钱”的做法未能获得消费者认可,最终停产。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的产品线存在重叠,如领裕与锐界均为中大型SUV,导致内部竞争。江铃长期深耕商用车领域,消费者对其乘用车品牌的认可度较低,转型难度较大。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江铃福特连续三年亏损,净亏损额分别为1.06亿元、8.39亿元、6.77亿元。

事实上,福特早在2018年就曾尝试整合长安福特、江铃福特及福特进口车的销售渠道,但因江铃福特反对未能实现。如今,福特终于完成这一整合,长安福特的270多家4S店与江铃福特的110多家门店将统一纳入新销售公司,避免内部消耗。

在产品策略上,福特也做出重大调整。面对新能源与自主品牌的崛起,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福特旗下的电马车型表现不佳。为此,福特转变思路,引入并本地化生产烈马、游骑侠Ranger等玩乐车型。例如,2.3T、5.4米长的Ranger皮卡起售价降至14.58万元;烈马越野车即将推出增程版,并配备激光雷达。这些小众车型虽市场规模有限,但为福特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通过整合销售渠道与调整产品策略,福特试图集中资源,为后续新品上市奠定基础。未来,福特能否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车型,仍需市场检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