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以一系列聚焦绿色与智能的创新装备,成为展会焦点。这些设备围绕“低碳、智慧、高效”三大核心,展现了企业在生态治理与基建领域的最新突破。
展台上,一台名为“土质快速检测系统”的设备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据技术人员介绍,该系统通过多光谱分析与AI算法的深度融合,可在现场完成“分钟级”检测,直接输出关键土质参数。相比传统实验室送检模式,其效率提升超过3倍,同时减少了样品运输与化学试剂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勘察环节的碳排放。这一突破为工程决策提供了实时、环保的数据支持。
全球最大的智能环保多功能铺排船“交通建设十号”的模型同样备受关注。该船长116.6米,宽25米,其智能化作业系统实现了多项技术革新。通过机械臂式充灌装置与多系统协同控制,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作业效率显著提升。船上搭载的三维可视化与AR技术,将铺设精度提升至毫米级。新型泥浆泵组的应用使其日产能大幅提高,可适应复杂水域的多种工况需求。
针对河湖藻华治理难题,新能源无人控藻船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船以太阳能为唯一动力源,实现全自动无人作业。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设备可精准定位藻类聚集区,并进行靶向治理。数据显示,其单日作业面积达4万平方米,能耗仅为传统设备的五分之一,既提升了治理效率,又降低了长期维护成本。
在城市水环境治理领域,风光互补水体循环器展现了“零碳”优势。该设备集成风力与太阳能发电系统,无需外接电源即可持续运行。通过推动水体循环增氧,设备有效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实际应用表明,其可显著提升水体透明度与生物多样性,为景观水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低碳模式。
展会期间,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凭借“工程渣土有害物质智能化快速检测系统”荣获“CIIF绿色低碳奖”。这一奖项肯定了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与成果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