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新能源领域迎来重要进展——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联合研发的首批“无际”全固态锂金属圆柱电池正式完成商业化交付,标志着全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突破。该批电池已通过国际头部客户的严苛验证,将应用于对环境适应性要求极高的特种设备领域,为降低极端工况下的作业成本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作为行业首创产品,“无际”电池采用“全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圆柱全极耳”的复合架构设计,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三大核心指标上实现突破。经实测,该电池在150℃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同时具备耐高压、抗穿刺等特性,可满足-40℃至150℃的宽温域工作需求。其能量密度较传统液态电池提升30%以上,为设备小型化、轻量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制造工艺层面,研发团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通过新型复合工艺实现百米级固态电解质膜的连续生产,确保产品一致性达到99.8%以上;创新设计的渐变式层间过渡结构,将固-固界面阻抗降低40%,离子传输效率提升25%;引入动态自愈机制,使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可通过材料重组自动修复,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阻抗波动率控制在3%以内。尤为突出的是,自限性压力效应技术的应用,使电池内部结构在循环过程中自动维持接触稳定性,无需依赖外部高压封装,显著减轻了电池重量。
据技术团队介绍,该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凝聚了双方在材料科学、结构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从固态电解质的分子级设计,到全极耳结构的精密成型,再到自动化产线的定制开发,共形成17项专利技术,其中5项为国际首创。此次交付的圆柱形电池直径21mm、高度70mm,可兼容现有电池包架构,为终端设备的升级改造提供了便利。
业内专家指出,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里程碑。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无际”电池通过消除液态电解质,从根本上解决了漏液、热失控等安全隐患,其本征安全性为特种装备、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可能。此次国际头部客户的认可,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已占据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