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业内人士驳郭明錤小米17砍单论:逻辑漏洞明显,销量预期或被低估

   时间:2025-09-30 11:38:36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17系列自发布以来,凭借命名调整、定价策略及独特的背屏设计,迅速成为科技圈焦点,全网讨论热度持续攀升。然而,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近日发布的一份市场预测报告,却为这款新品蒙上了一层阴影——他指出,小米17系列出货量已被下调20%,预计总销量将难以达到前代小米15系列约800万部的成绩。这一观点一经抛出,立即在业内引发广泛争议。

面对外界质疑,小米合伙人卢伟冰与公关总经理王化迅速作出回应。与此同时,科技领域知名博主“粮厂研究员Will”也公开发声,直指郭明錤的分析逻辑存在明显缺陷,结论不够客观。Will详细拆解了郭明錤报告中的推理链条:从“17标准版销量未达预期”到“小米向供应链砍单”,再到“标准版砍单量超过Pro/Pro Max”,最终得出“小米17系列整体出货量下调20%”的结论。他指出,这一推理过程中存在两大关键漏洞。

首先,Will认为,若标准版销量真如预测般低迷,小米理应在首销阶段就大幅削减出货量。但实际情况是,在预售期比小米15系列缩短2天的情况下,小米17系列仍实现了超100万台的出货量。这一数据表明,Pro和Pro Max型号的强劲表现,完全弥补了标准版的销售缺口。换句话说,标准版的“不及预期”并未对整体销量造成实质性影响。

其次,Will强调,砍单标准版的数量超过Pro/Pro Max,并不能直接推导出系列整体出货量下调20%的结论。他解释称,Pro/Pro Max的销售占比远超小米内部预期,这一情况在产品发布前难以准确预判,因此企业通常不会按照如此高的比例备货。发布会后,即使需要追加订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市场上缺货的主要是Pro Max 1TB版本,供应链不可能激进地按照全生命周期标准版的缺口进行补货。

Will还进一步指出,产业链备货调整本就是一个动态过程。以苹果为例,iPhone 17系列在发布前就进行过一次备货调整,随后根据发布会后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而郭明錤的报告中暗示小米17系列是在发布后才因悲观情绪而砍单20%,这种表述显然有失客观。

卢伟冰也在社交媒体上明确表态,称小米17系列有信心销量超越前代小米15系列。他特别提到,标准版缺少1TB版本确实影响了首销数据,但小米已接受用户反馈,决定增加1TB版本的量产,并将于10月5日开始交付。卢伟冰还透露,此次Pro Max型号销售表现最佳,Pro版本紧随其后,产品结构得到历史性改善,轻松跨越6000元价位门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