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5亿年前动物骨骼如何形成?西大团队研究开腔骨化石解密起源

   时间:2025-09-30 22:04:33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地球上的动物如何演化出坚硬的骨骼结构?这一困扰科学界的谜题,随着西北大学研究团队的最新发现迎来重要突破。通过对寒武纪早期化石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首次在5亿年前的化石中找到了动物通过上皮组织控制骨骼生长的直接证据,这一发现或将改写人类对早期动物演化的认知。

研究团队聚焦于中国华北板块寒武纪早期猴家山组出土的开腔骨化石。这种直径仅300微米的微小骨片,表面包裹着由磷酸盐化内核与磷灰石质外模构成的特殊结构。通过扫描电镜、显微CT等先进技术,科研人员发现骨片表面存在类似蜂巢的多边形有机质框架,经分析确认这些结构由黏土矿物保存。

对比现生软体动物珠母贝的显微结构后,研究揭示出惊人相似性:两种生物的有机质框架在形态、尺寸及细胞间结构上高度吻合。这表明开腔骨化石的骨骼形成机制与现代软体动物如出一辙——均由表皮细胞分泌的多边形框架控制矿化过程。研究负责人指出,这种结构特征证明5亿年前的动物已具备通过上皮组织调控骨骼生长的能力。

该发现对动物演化研究具有双重意义。首先,它证实了真后生动物四大组织(上皮、结缔、肌肉和神经组织)的出现时间远早于此前认知。开腔骨化石中保存的完整上皮组织结构,表明寒武纪大爆发初期的动物已具备复杂组织分化能力。其次,研究彻底颠覆了开腔骨与海绵动物存在亲缘关系的传统观点,证明这类生物属于具有明确组织分化的真后生动物。

参与研究的国际团队指出,这项突破得益于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通过将现代生物矿化原理应用于古生物研究,科研人员首次在寒武纪化石中观察到与现代矿化结构相关的上皮组织。评审专家特别强调,该发现表明即便在寒武纪早期,某些低等动物也已演化出与现代高等动物相似的复杂骨骼形成机制。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