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车起火因“劣质电”?多方辟谣,理性看待新能源车安全传闻

   时间:2025-10-29 11:40:4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上海一辆新能源汽车突发起火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公众对起火原因猜测纷纷的同时,一种名为“劣质电”的说法在网络上悄然流传,甚至有部分网友对此深信不疑。

所谓“劣质电”,在网络讨论中呈现出多种解释。有网友声称,这类电力未经过提纯处理,含有铥、镭、铑、鉧等杂质元素;另有观点从技术参数角度定义,认为电压偏离220V标准值(低于192V或高于242V)、频率波动超过50Hz±0.2Hz范围、波形出现严重畸变的电力即为“劣质电”。甚至有视频传播称,这种电力来自非正规电网渠道,价格远低于正规充电站,长期使用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火灾。

随着讨论发酵,网络创作群体开始以幽默方式参与话题。有网友戏称“劣质电是雷公电母打的电”,还有人编撰顺口溜调侃各类发电方式:“光伏电含沙多,水电掺水草,核电带废水,风电裹雾霾,火电杂质多”,最后得出“优质电稀缺”的结论。这些创作虽以娱乐为主,却反映出公众对电力质量的朴素认知。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向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国家电网展开求证。某车企客服明确表示,从未接收过与“劣质电”相关的技术反馈;另一企业客服称该概念缺乏明确依据;第三家企业则直接否定其存在,强调电力质量无优劣之分,只有价格差异;第四家企业除否认说法外,还补充说明充电设备故障可能影响效率,但不会改变电力本质。各企业官方平台均未发布相关技术说明。

国家电网客服人员进一步解释,电力传输遵循统一标准,充电桩或线路损坏可能影响充电速度,但不会产生所谓“劣质电”。技术专家指出,电压波动、频率偏差等现象属于供电质量范畴,可通过设备调节改善,与“劣质”概念无关;波形畸变在非线性负载场景中常见,但现代充电设备均具备滤波功能。

分析认为,“劣质电”谣言的传播,本质上折射出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深层焦虑。近年来,随着保有量快速增长,电池热失控、充电故障等事件偶发,加剧了消费者对技术可靠性的疑虑。这种背景下,缺乏专业知识的网民容易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创造新概念寻求解释。

专家建议,面对此类技术传闻,公众应保持审慎态度,优先参考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新能源汽车企业需加强技术科普,通过透明化沟通消除误解;监管部门则应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澄清不实言论,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环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