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一个文化与艺术交相辉映的盛世,孕育了无数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在这片璀璨的星空中,段成式以其广博的见闻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星辰。他与温庭筠等好友结伴,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其中,一段关于“月球修理工”的奇遇,更是穿越时空,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段成式的代表作《酉阳杂俎》,堪称一部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天咫”一卷,专门记载了当时的天文奇观与异闻。在这卷中,一则关于“外星人接触”的故事尤为引人入胜,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奇幻的宇宙。
故事发生在唐文宗大和年间,郑和与王秀才两位好友相约,踏上了嵩山探险之旅。他们穿梭于茂密的林间,不知不觉间,已深入嵩山腹地。随着夜幕降临,四周的景色变得模糊,两人渐渐迷失了方向。“这地方,我从未见过。”郑和低声自语,四周的树木似乎都长着同样的面孔,让人难以分辨。“看来,我们是走错了路。”王秀才眉头紧锁,回应道。
就在这时,一阵隐隐约约的呼噜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两人循声而去,只见树林深处透出一丝光亮。走近一看,一个身着白衣的男子正蜷缩在地上,头枕着一个白色包裹,睡得正香。
“这是怎么回事?”郑和轻声问道。王秀才也是一脸困惑,但他还是鼓起勇气,轻轻拍了拍白衣男子的肩膀。白衣人缓缓睁开眼睛,坐起身来,目光深邃而神秘。“你们迷路了?”他问道。王秀才连忙点头,请求指引回家的路。白衣人微微一笑,说出了一番令人瞠目结舌的话:“月亮由七宝构成,表面的阴影是光照在凸起处所致。月亮上常年有八万二千人修凿,我便是其中之一。”
这番话让郑和与王秀才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但他们并未放弃,继续追问回家的路。白衣人站起身来,从腰间的包裹中取出了一些工具,有斧头、凿子等,看似普通,却在他手中显得非同凡响。“这些是我们在月球上修理时用的工具。”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接着,白衣人又从包裹中取出了两个饭团,递给了两人。“这是我的玉屑饭,吃了可以保一生不生病。”他的话语坚定而神秘,仿佛这饭团真的拥有神奇的力量。郑和与王秀才接过饭团,只见饭团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令人心动。
这次奇遇让两人既惊讶又受宠若惊,他们对这位“月球修理工”充满了敬畏。当两人再次询问回家的路时,白衣人神秘一笑,指向前方的小路:“沿着这条路走,就能走到大路上。”话音刚落,他的身影便消失在了夜色中。
两人站在小路前,心中充满了感慨。这次奇遇,成为了他们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白衣人关于月亮的描述,更是让人深思。他说月亮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表面凹凸不平,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这些在当时无疑是超前的认知。
有人猜测,白衣人或许穿着的是宇航服,他带来的工具也是高科技的太空设备。这则故事,仿佛是一篇唐代的“科幻小说”,虽然当时人们对月亮的认识有限,但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白衣人的描述竟带有一些意外的真实感。段成式作为文学大家,或许正是受到了《大唐开元占经》等古籍的启发,才创作出了这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月球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