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自驾出行成为不少人的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也随之大幅攀升。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数据显示,假期首日,该平台高速公路充电量突破10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刷新历史纪录。
为应对充电高峰,各地电力部门推出多项灵活措施。在沪昆高速长安服务区,除了固定充电桩外,还临时增设了5台移动充电桩。同时,为缓解可能出现的排队现象,服务区附近的收费站新增了20个快速充电桩,方便车主快速补能。
在浙江丽水云和高速服务区,当地供电部门通过增加运维力量来提升服务。假期期间,运维人员数量比平时多了一倍,实行24小时轮班制,随时检查20台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还主动为车主提供操作指导,引导车辆有序充电,确保充电过程高效顺畅。
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也成为保障充电服务的重要手段。在安徽,一套充电设施容量评估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每15分钟自动分析一次充电站的使用情况,精准判断不同时间段的充电需求,并据此发出调度指令,指导景区和服务区灵活调配充电设备。
江苏镇江的电力部门则利用车联网平台,将平时使用率较低的40台充电桩迁移至交通要道和景区周边,方便假期出行的新能源车主快速充电。同时,平台实时监测700多台充电桩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故障,立即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全力保障充电服务的稳定性。
数据显示,假期首日,高速公路上充电次数最多的站点包括杭千高速建德服务区液冷超充站(衢州方向)、郴州市欧阳海高速服务区(广州方向)充电站(二期)以及常台高速嘉绍大桥服务区充电站二期(台州方向)。这些站点的繁忙程度,进一步反映了假期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