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陶哲轩携手ChatGPT多轮交互,1小时破解MathOverflow难题,AI助力数学研究

   时间:2025-10-04 11:40:12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数学界近日迎来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知名数学家陶哲轩通过与ChatGPT的多轮交互,成功破解了MathOverflow平台上的一道复杂数学难题。这一突破不仅验证了AI在数学研究中的实用价值,更展现了人机协作在解决高难度问题时的独特优势。

该问题聚焦于数论领域,具体探讨“最小公倍数序列lcm(1,2,…,n)是否为高度丰数集合的子集”。陶哲轩通过理论推导已初步判断答案为否定,但需要构建具体数值反例来彻底证明这一结论。然而,传统方法涉及大量参数搜索与计算验证,过程繁琐且耗时。

在初始尝试中,陶哲轩要求ChatGPT直接生成Python代码以自动化搜索参数。但生成的代码因参数选择不当导致运行效率低下,无法在合理时间内完成计算。这一挫折促使他调整策略,转而采用分步对话模式,将复杂问题拆解为多个小任务,逐一引导AI进行启发式计算。

这种协作方式的核心在于“人类规划+AI执行”的互动模式。陶哲轩为每个计算步骤设定明确目标,AI则根据指令生成候选参数或数值结果。经过多轮优化,AI最终提供了符合条件的参数组合。为确保结果可靠性,陶哲轩使用AI生成的29行Python脚本进行独立验证,确认数值结果与理论预测完全一致。

整个过程中,AI的作用远超简单的计算工具。它不仅帮助数学家快速排除错误路径,还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的编程与调试工作压缩为高效流程。陶哲轩特别指出,此次合作未遭遇AI常见的“幻觉”问题,这得益于他清晰的步骤规划与严格的监督机制——每一步计算均在人类确认后推进,AI仅在最终阶段提供数值输出。

OpenAI团队对此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副总裁凯文·韦尔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陶哲轩与AI共同解决了复杂数学难题”,而科学家塞巴斯蒂安·布贝克则强调:“这是数学家本人主导的突破性协作”。这些评价反映出科技界对AI辅助研究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使用的GPT-5模型在此前已展现强大能力。几天前,该模型成功破解三大数学猜想并通过“哥德尔测试”,其效率相当于人类博士生数日的工作量。而陶哲轩的实践进一步证明,AI不仅能处理既定任务,还能在专家引导下参与探索性研究。

从直接编码到对话协作的转变,揭示了人机交互模式的进化。陶哲轩坦言,若没有AI支持,他可能会选择更传统的理论分析路径,而非尝试数值搜索方法。这种转变恰恰体现了AI的核心价值:通过承担重复性计算工作,释放研究者的创造力,使其专注于更具创新性的思考。

目前,该研究的详细过程已通过社交平台公开,包括对话记录与验证代码。数学界正密切关注这一模式是否可推广至其他领域。随着AI技术的进步,类似的人机协作或许将在更多学科中引发变革。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