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赏月这一习俗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团圆与美好的向往。随着时代发展,赏月的形式正不断融入创新元素,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展现出科技赋能下的独特魅力。
在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为中秋赏月注入了全新活力。今年中秋期间,场馆推出了一系列以月亮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将天文观测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馆外公共区域,专业望远镜前排起长队,观众在几分钟内便能清晰观测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感受“看清月亮”的独特乐趣。这项免费体验活动延续了场馆的公益传统,让天文科普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若想获得更沉浸的体验,馆内“邂逅星空”夜探研学活动不容错过。参与者可通过“观星指南”课程学习天文知识,并在超高清球幕影院中享受光影交织的视听盛宴。白天到馆的游客同样能收获惊喜:天象厅利用高精度设备重现北纬31度的秋季星空,专业老师现场讲解星座知识,带领观众认识仙后座、仙女座等星座,领略“观星授时”的古老智慧。
科普讲座与互动活动也为节日增添了趣味。场馆公共区域举办的“月亮变变变”讲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月相变化的科学原理;“星韵中秋”天文说书快闪活动中,讲解员化身说书人,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中秋天象的奥秘与传说,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科技的应用为赏月体验开辟了新维度。数字实验室的“中秋话月”活动展示了从伽利略望远镜到现代设备的月面观测成果,直观呈现科技突破对天文认知的推动。对于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元宇宙技术打造的“穿越星河”项目提供虚拟展区体验,佩戴VR设备即可“漫步”月球,感受等比例还原的超大月球模型的震撼。
“中秋的核心在于明月背后的文化与传统。”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主任李岩松表示,通过这些活动,希望观众在领略科技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千年赏月情思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