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承载着中国人对团圆与探索的永恒情怀。在这个特别的夜晚,米其林以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盛宴,在上海北外滩、广州永庆坊、成都春熙路三地同步点亮巨型月球艺术装置,通过沉浸式体验,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同时生动诠释了“创新,不止于道路”的品牌理念。
活动现场,巨型月球艺术装置成为焦点,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打卡,感受“天上明月与地上明月”交相辉映的独特意境。互动展陈区域还展示了米其林在复合物领域百年来的探索历程与创新成果,让参观者直观了解这家全球领先轮胎及复合物材料制造商的深厚积淀。
作为拥有136年历史的行业先驱,米其林始终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将前沿科技延伸至交通出行、航空航天、低碳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扎根中国三十余年,米其林已构建起涵盖轮胎、聚合物复合材料解决方案和生活方式的多元业务体系,依托四座现代化生产基地与一座研发中心,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实现与中国产业的协同发展,并将本土创新成果反哺全球。
从公路到天空,米其林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1891年,爱德华·米其林发明全球首条可拆卸自行车轮胎,将拆卸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分钟;1895年,首款汽车充气轮胎问世,推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1946年,子午线轮胎重塑行业基准;而备受赞誉的竞驰系列,则将顶级赛事技术应用于日常驾驶。最新发布的浩悦五代轮胎,集成17项专利,通过创新胶料配方、独特花纹设计和改进胎体结构,打造出无可匹敌的湿地制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米其林的创新触角不仅延伸至地面交通,更拓展至航空领域。1981年,米其林将子午线设计应用于飞机轮胎;2005年,为全球最大客机空客A380提供轮胎。如今,全球约半数商用飞机均装配米其林轮胎,保障数百万乘客的起落安全。这些里程碑不仅见证了轮胎业务的发展,更彰显了米其林在复合物科技上的深厚实力。
在中国文化中,月亮象征团圆,也寄托着人类对未知的探索。米其林以月球艺术装置为媒介,将“创新,不止于道路”的品牌理念融入日常出行与未来蓝图。中秋自驾出行高峰期间,米其林的科技实力为每一段旅途保驾护航。面向未来,米其林凭借领先的聚合物复合物解决方案,为月球探测车研发的免充气轮胎已在去年进博会亚洲首秀。该轮胎能承受-240℃至超过100℃的剧烈温差,在强辐射和松软月壤中保持稳定抓地性与抗磨损能力,能够承受数百万次形变循环,为人类探索未知提供技术支撑。
米其林的创新不仅局限于出行领域,更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托复合物领域的深厚积淀,米其林为航空航天、低碳能源、医疗、工业制造、建筑等行业提供前沿解决方案。在航海领域,参与研发的自动翼帆系统WISAMO采用耐海洋环境的复合物材料,降低船舶温室气体排放;在医疗领域,开发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被应用于人工椎间盘假体,精准模拟天然软骨性能;咖啡机中的精密传动带采用柔韧复合物,确保研磨温度稳定;轻量化建筑组件则通过复合物材料降低碳排放。
米其林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互动传播与品牌部门及生活方式负责人Adeline Challon-Kemoun表示:“米其林是一个创新驱动、不断进步的集团。136年来,创新、普适且乐观的力量始终是我们不竭的生命力,并持续塑造着集团的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出更高科技、创新和环保的产品。”从路面到月面,从出行安全到生活点滴,米其林的创新始终与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寻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