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汽车宣布i6以24.98万元“标配即顶配”策略入市,并官宣易烊千玺为品牌代言人后,这家以增程式车型起家的车企,正通过纯电赛道的新品布局展现转型决心。与此同时,小米首款纯电SUV YU7的亮相,也标志着科技巨头正式切入中大型纯电SUV市场。两款定价相近的新车,虽在设计逻辑与目标用户上存在显著差异,却共同指向25万级市场的激烈竞争。
理想i6延续了品牌对家庭用户的深度理解。其设计语言脱胎于MEGA的极简风格,车头取消传统灯组,以星环灯带贯穿风挡前沿,配合一体式鲨鱼鼻造型与溜背设计,在0.245Cd风阻系数与车内空间之间取得平衡。作为理想首款配备前备箱的车型,i6通过低重心布局与短前后悬设计,实现了728L常规后备箱容积(进深1.1米),可容纳三个28寸行李箱。车内采用双15.7英寸3K连屏,搭载高通8295P芯片与MindGPT-4o大模型,支持复杂指令自主执行。四座通风、五座加热及前排十点按摩等配置,强化了其“奶爸车升级版”的定位。
小米YU7则以性能与科技感为突破口。其1:3头身比、3倍轮轴比的车身设计,配合10组贯穿式风道与19个主动进气口,将风阻系数压至0.245Cd。双环抱座舱取消所有物理按键,传统仪表盘被AR-HUD替代,通过第三代骁龙8芯片与双5G网络实现五音区语音交互。尽管冰箱、电吸门等配置需选装,但835km续航(V6s Plus电机)与5.2C超充能力(15分钟补能620km),凸显其对特斯拉Model Y的针对性竞争。687L后备箱扩展至1758L的灵活性,则满足了年轻用户对多功能场景的需求。
两款车型的底盘技术均体现行业前沿水平。理想i6标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搭配CDC减振器与双腔空气悬架(限时免费选装),通过3300座超充站与VLA辅助驾驶到站功能,实现10分钟补能500km的效率。小米YU7虽在标准版省略空气弹簧,但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与800V碳化硅平台,仍保障了其动态性能。两者的充电兼容性均超过99%,但理想依托自建超充网络,小米则强调第三方桩的适配优势。
从用户画像看,理想i6瞄准二胎家庭与务实消费者,其空间舒适性与配置实用性直击家庭出行痛点;小米YU7则吸引科技爱好者与性能追求者,雷军的个人影响力与对标Model Y的开发策略,强化了其“参数敏感型用户”的吸引力。这种差异源于两家企业的底层逻辑:理想以“移动的家”为核心,通过解决家庭场景需求建立信任;小米则将汽车视为智能生态节点,以参数碾压与场景重构构建差异化优势。
在市场层面,理想i6承担着扭转销量下滑、加速纯电转型的重任。面对增程市场饱和与i8的SKU争议,i6的精准定位或成为破局关键。小米YU7则是其从轿车向SUV扩张的战略产品,高配车型定价虽突破25万级,但通过科技配置与超充能力,仍与理想i6形成直接竞争。这场较量背后,是科技公司与传统车企对汽车未来的不同诠释:一个以生态闭环为导向,一个以用户需求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