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军在客厅里滔滔不绝地讲述红烧肉要炖够45分钟才能出油花时,来访者或许会以为自己走进了一档美食纪录片拍摄现场。这位科技圈的“劳模”对食材火候的掌控堪称专业,连清蒸鱼要用80度温水焯烫的细节都信手拈来。然而当饭点来临,餐桌上摆出的却是两份黄焖鸡米饭外卖——这种反差感,恰似小米近年来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PPT上的参数耀眼夺目,实际体验却总让人哭笑不得。
老米粉们最近在论坛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以前抢小米手机要定三个闹钟,现在看发布会得备放大镜找免责条款。”从智能手机到新能源汽车,小米的宣传策略正引发越来越多争议。去年9月发布的小米17 Pro手机,海报上“逆光之王”四个大字配合“无惧强光拍清细节”的宣传语,让摄影爱好者们充满期待。但当有人将海报放大三倍后,才发现右下角用3毫米小字标注着“逆光之王为产品设计目标”。
这种操作引发了网友的集体吐槽。有人形象比喻:“这就像有人说自己是‘宇宙首富’,结果用蚂蚁字体备注‘是梦中幻想’。”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小米后续用LOFIC影像技术解释时,虽然影视飓风评测给出了高分,但老米粉们并不买账:“直接说技术参数就行,玩‘设计目标’这种文字游戏不是耍人吗?”
如果说手机宣传还算“小打小闹”,那么小米汽车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翻车”。SU7 Ultra上市时宣称的“16.8亿种驾驶模式”,经拆解后发现不过是将加速、转向、悬架等十余项参数进行排列组合得出的数字,实际可用模式不超过16种。网友的讽刺一针见血:“按这个算法,我家电饭煲能算出10亿种煮饭模式,多放一勺米少放一勺水都算新模式。”
更让消费者愤怒的是“1.98秒破百”的宣传。这个数据在海报角落用极小字体注明“不含起步时间”,直接颠覆了行业通用的百公里加速计算标准。连以“毒舌”著称的罗永浩都忍不住吐槽:“这哪是产品宣传,分明是免责声明合集。”这种操作在SU7 Ultra的碳纤维前舱盖上再次上演——车主花费4.2万元选装的“复刻纽北原型车”部件,拆开后发现内部全是泡沫,连导流槽都不存在。当车主用鼓风机测试“风道”性能时,开孔处的纸巾纹丝不动,这个“最贵装饰品”彻底击碎了性能爱好者的期待。
这些争议事件正在消磨老用户的信任。使用小米产品超过十年的阿凯,家中至今摆放着初代小米手机的纪念版。当他看着雷军在年度演讲中用“设计目标”回应质疑时,气得在直播间发出弹幕:“以前出问题雷军会鞠躬道歉,现在只会说‘这是设计目标’。”曾经充满技术讨论的直播间,如今被“别灌鸡汤,说提车要等多久”“泡沫机盖怎么解释”的质疑刷屏。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3年小米的研发费率仅为5.31%,甚至低于6.32%的销售推广费率。与苹果7.07%的研发费率相比,小米“手机+家电+汽车”的多元化产品线,将有限的研发资金分散得支离破碎。这种投入策略的后果直接反映在产品上:从手机续航虚标到汽车性能缩水,问题层出不穷。
资本市场的反应同样直接。雷军演讲次日,小米股价暴跌8%,数百亿市值蒸发。股吧里充斥着“信小米宣传不如信广告小字”的吐槽,曾经因“参数真实”而聚集的理工男用户群,正在用脚投票表达不满。这些消费者最不怕比较数据,最怕的就是数据被篡改。
当雷军再次谈论美食心得时,或许应该换个说法:“这道菜我还没学会,咱们点个外卖吧。”在科技产品领域,诚实或许比“逆光之王”这样的头衔更珍贵。毕竟,消费者可以原谅技术的不完美,但无法接受信任被当作可以随意修改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