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近日在物流资源整合领域再落关键棋子。10月8日,京东物流宣布以约2.7亿美元完成对达疆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及达盛物流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这两家企业原为京东集团旗下从事本地即时配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标志着达达集团核心业务正式纳入京东物流体系,成为其构建一体化供应链的重要拼图。
追溯达达集团与京东的渊源,其发展轨迹始终与京东生态深度绑定。2014年成立的达达集团,在2016年与京东O2O业务合并为"达达-京东到家",2019年更名为达达集团并推出达达快送品牌。2020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京东于2021年通过增持实现并表,2025年1月启动私有化程序,最终以5.2亿美元完成收购。退市后的达达集团全面转向服务京东生态,其百万级骑手网络成为支撑京东外卖业务的核心运力。
财务数据显示,被收购标的达疆及达盛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并净负债达7.37亿元,2023-2024年分别亏损0.65亿和1.61亿元,但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0.75亿元。这与达达集团整体财务表现形成对比——2024年净亏损20.385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亏损4.26亿元,运营成本高企仍是主要挑战。
京东物流此次收购具有明确战略指向。通过整合达达快送业务,京东物流将强化"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完善仓储、运输、冷链等六大物流网络布局。公告显示,该业务加入后将拓展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与京东外卖业务形成协同效应。事实上,京东物流自今年6月已启动全职骑手招募,为外卖业务扩张储备运力。
在更广阔的物流版图中,京东通过"自建+并购"双轮驱动构建竞争壁垒。2007年启动自建物流体系后,2017年成立独立物流集团并于2021年上市。2022年,京东以89.76亿元收购德邦控股66.49%股权,将快运网络纳入版图;同年通过四次增持成为中国物流资产控股股东,获取570万平方米仓储资源。这些布局使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突破六成,市场化转型成效显著。
然而协同效应的释放面临现实考验。德邦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1.43%至205.55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84.34%至5214万元,与京东物流同期14.1%的收入增长形成反差。双方在大件快递和快运领域的同业竞争问题日益凸显。德邦管理层在8月业绩会上透露,京东物流已承诺五年内通过业务整合等方式解决竞争矛盾。
当前京东物流体系呈现多层次布局:德邦专注大件运输,达达强化即时配送,自身网络覆盖综合物流服务。这种能力互补的架构背后,是京东打造无缝供应链帝国的野心。但如何平衡各业务单元发展,特别是化解德邦与京东物流的竞争关系,同时保持达达的市场灵活性,将成为检验京东战略执行力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