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纯电车装变速箱:是合资品牌的“回春术”,还是国内市场的“鸡肋”?

   时间:2025-10-11 04:01:1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最近,汽车圈里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越来越多的纯电动车开始配备变速箱。不是那种为了模仿燃油车驾驶体验的“假把式”,而是专门为电动车设计的多挡位变速箱。保时捷Taycan、奥迪e-tron GT、莲花Eletre顶配版,甚至最近推出的纯电CLA,都纷纷加入了这个行列。更让人惊讶的是,纯电CLA居然把2挡变速箱的售价拉到了30万元以内,这不禁让人猜测:难道变速箱要成为电动车的标配了?

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得先弄清楚,电动车为什么要装变速箱?从原理上说,变速箱就像是一个“物理外挂”,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扭矩和转速。对于燃油车来说,变速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实在太“娇气”——高效区间窄,转速低时动力不足,转速高时又容易过热、损耗大。所以,燃油车必须通过频繁换挡来保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状态。

但电动车就不一样了。电机起步就能输出峰值扭矩,转速上限也更高,经济区间更宽。换句话说,电机几乎解决了发动机的所有痛点。既然电机这么“能打”,为什么还要加变速箱呢?其实,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首先,对于性能车来说,变速箱是为了进一步挖掘电机的潜力。比如,电机起步虽然快,但如果你还想更快,加个挡位就能在起步时提供更大的扭矩,让你在零百加速中抢占先机。到了高速路段,升挡又能提高极速上限,让车辆在赛道上跑出更长的尾速。早期的FE电动方程式比赛中,甚至有车队尝试过5挡变速箱,不过后来因为车身太重而放弃了。

不过,对于家用车来说,变速箱的作用更多体现在高速经济性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电动车在城里开,电耗可能只有14kWh/100km,但一上高速,电耗就飙到20kWh/100km。这不仅让人心疼电费,更担心续航不够。原因除了风阻外,主要是电机高速旋转时的铁芯损耗(简称铁损)。比如,电机在12000rpm时,铁损在总损耗中的占比可能从30%上升到55%。

这时候,变速箱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可以让电机在更低的转速下达到更高的车速,从而减少铁损,提高效率。比如,纯电CLA就主打高速续航,宣称全程120km/h能跑572km。不过,省这点电也是有代价的——增加一个2挡变速箱,大概能节省5-10%的电耗,但成本会增加3000元左右。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这个成本可能不太划算。毕竟,很多人一个月都上不了几次高速,甚至有些车主上了高速也只开80km/h,根本用不到变速箱的高速优化功能。为了省这点高速电费,多花3000元装个变速箱,确实有点“得不偿失”。

而且,变速箱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虽然相比燃油车的8AT变速箱(3-4组行星齿轮),纯电变速箱要简单得多,但一旦到了性能车的赛用级别,技术难度依然不低。比如,保时捷Taycan上使用的赛用犬牙齿轮,能承受610N·m的扭矩,而国内同类产品的扭矩承受能力一般在300-400N·m。

既然电动换挡又贵又难做好,用处还不大,那为什么不用更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呢?于是,很多国产性能车选择了大电机和多电机方案。比如,SU7 Ultra用的V8s电机,最大功率850kW,最高转速27200rpm;仰望U9则直接用了4个555kW电机,总功率达到2200kW。相比之下,采用2挡变速箱的电车,电机功率普遍较小。比如,Taycan Turbo GT双电机四驱的总功率只有760kW,还不如国产车的一个电机。

这就像打游戏:如果你的对线能力足够强,出门不买装备也能打赢,那挡位什么的,根本无所谓。国产车之所以大多不采用2挡变速箱,主要是因为没必要。一方面,大多数用户买车是为了上下班通勤,上高速的需求不多;另一方面,国产车的三电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光靠电机就能满足需求,甚至现在800V高压平台都不算什么稀罕事了,直接往1000V发展。

当然,国外车企热衷于给电动车加变速箱,也不是没有道理。比如,美国缺乏高铁,德国有“无限速”高速公路,如果你开电动车只能跑到140km/h,那被油车超车时,确实有点尴尬。所以,变速箱的需求,更多是因地制宜的结果。

不过,这套“国外玩法”搬到国内,能不能被消费者接受,还真不好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