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IPO传闻不断!智元机器人陷上市“迷雾”,资本化进程与量产难题待解

   时间:2025-10-11 18:46:1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智元机器人计划赴港上市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据传,该公司已选定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及摩根士丹利作为其IPO的承销商,目标估值区间设定为51亿至64亿美元。对此,其中一家参与的投行已确认消息属实,但智元机器人方面则明确回应称该消息不实。

这并非智元机器人首次被传上市。早在今年7月,就有媒体报道称其赴港上市目标明确,但当时智元机器人的回应同样是否认相关消息,并表示暂无明确的上市计划。

智元机器人之所以备受市场关注,与其近期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密切相关。特别是其拿下上纬新材控制权后,市场普遍预期上纬新材将成为智元机器人未来登陆A股市场的平台,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尽管智元机器人和上纬新材多次强调,未来36个月内不存在借壳上市的安排,但这并未能阻挡二级市场的热情。自今年6月末以来,上纬新材的股价涨幅已超过16倍。

由于股价异常波动,上纬新材自今年9月26日起开始停牌核查,直至10月13日才复牌。10月10日晚,上纬新材再次发布停牌核查公告,重申未来36个月内智元创新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

成立于2023年的智元机器人,虽然创立时间不长,但凭借其背后云集的一众行业大佬,已迅速崛起为能与宇树科技等一线企业抗衡的“选手”。近日,智元机器人首次公开了其合伙人团队名单,其中“华为系”高管占据主导地位。例如,CTO彭志辉(网名“稚晖君”)曾是华为昇腾计算产品线的全栈研发工程师;高级副总裁姜青松曾任华为P&S解决方案产品管理部部长;首席运营官邱恒则曾任华为中国政企业务CMO。

董事长、CEO邓泰华更是备受瞩目。他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在华为工作长达20余年,曾担任华为无线产品线——通信基站、5G等业务的负责人,并主导了鲲鹏、昇腾AI芯片生态体系的构建。

目前,智元机器人已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广泛应用于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个商用场景。该公司预计,2025年其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数千台。继去年宣布为公司量产元年之后,智元机器人今年又强调是人形机器人的商用元年。

10月10日,智元机器人申请的“躯干组件和机器人”专利公布。该专利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躯干组件布局不合理导致的机器人续航性能差的问题。

然而,机器人公司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量产的支持。早在2024年12月,智元机器人就率先宣布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今年1月,其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下线。但这仅意味着智元机器人进入了初始量产阶段,距离真正的产能扩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具身智能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长跑或服务类简单场景,但实际上这些场景并非必须使用机器人。机器人在成本上并不具备优势,对企业而言甚至可能亏损。因此,从勾勒机器人的想象蓝图到让其真正融入现实生产生活,企业仍需跨越技术、成本、场景适配等多重障碍。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