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银河系“独行侠”现身:7倍太阳质量黑洞“隐身术”失效,星光扭曲露真容

   时间:2025-10-12 13:09:1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内发现了一颗极为罕见的“流浪黑洞”,其质量约为太阳的7倍,却未与任何恒星形成双星系统,而是独自在星际空间中高速穿行。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认知,表明银河系中可能存在大量未被探测到的孤立黑洞。

黑洞本身不发光,科学家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寻找它们:一是观测黑洞吞噬伴星时释放的X射线,二是通过双星系统中另一颗恒星的轨道异常推断黑洞的存在。然而,此次发现的黑洞既没有伴星,也未吞噬物质,其存在完全依赖于“引力透镜效应”——当黑洞经过背景恒星前方时,其强大的引力场会扭曲时空,使恒星的光线发生偏折,导致恒星的亮度出现短暂但可测量的变化。

研究团队耗时6年,持续监测了银河系内数百万颗恒星的亮度变化,最终捕捉到这一微弱的信号。这种“微引力透镜”现象与电影《星际穿越》中黑洞周围夸张的光弧不同,实际观测中仅表现为恒星亮度的轻微波动,但足以证明中间存在一个质量巨大却不发光的物体。

据推测,这颗黑洞的前身是一颗质量超过太阳20倍的巨星。在超新星爆发时,由于爆炸不对称,黑洞被“踢”出了原有的星系环境,开始在银河系中孤独流浪。其事件视界直径仅约几十公里,与一座小型城市相当,但质量却足以扭曲周围的时空结构。

科学家指出,这类孤立黑洞可能广泛存在于银河系中,数量或达上亿个。尽管它们不发光,但通过引力透镜效应仍可被探测。此次发现的黑洞距离地球较远,但研究人员推测,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孤立黑洞可能仅在几十光年之外。

这颗黑洞的移动速度极快,每秒可达40多公里,远超人类航天器的速度。令人意外的是,它在星际物质中穿行时并未大量吸积周围物质,这与其“宇宙吸尘器”的常见形象大相径庭。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与黑洞的高速运动有关——它可能尚未与密集的星际云相遇,因此保持了相对“干净”的周围环境。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曾预言,大质量物体会扭曲时空,导致光线偏折。1919年,科学家通过观测日食时恒星位置的偏移证实了这一理论。如今,这一原理被应用于探测不可见的黑洞,展现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天文学家幽默地表示,这颗黑洞或许会“抱怨”:“我都躲得这么隐蔽了,还是被你们发现了。”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银河系中可能还有更多类似的“隐形天体”等待被发现,它们如同宇宙中的哈哈镜,默默改变着周围光线的路径,却始终不发出任何声音。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