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阳附近海域成功实施发射,将吉林一号宽幅02B07星、数天宇星01和02试验星共3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标志着引力一号火箭正式迈入常态化商业运营阶段,为我国低轨星座组网提供了更高效的运载解决方案。
作为引力一号(遥一)首飞后的关键验证任务,遥二发射重点考核了火箭方案的可靠性、全流程协调性及质量控制稳定性。东方空间通过优化设计,显著提升了火箭质量一致性与产品可靠性,构建了批量化生产的质量管控体系,并形成了可持续的人才梯队。据引力一号总设计师徐国光介绍,此次发射是箭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旨在通过实践沉淀经验,打磨出市场高度认可的成熟产品。
引力一号火箭自2024年1月首飞以来,已创造多项纪录: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国内首款全固体捆绑式民商火箭、首款捆绑式海上发射火箭等。其箭高30米,起飞重量40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2吨,可支持“一箭30星”发射。火箭采用海陆通用发射模式,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满足“一箭一轨”或“一箭半轨”任务需求,助力我国卫星星座组网抢占频轨资源。
此次发射的吉林一号宽幅02B07星由长光卫星研制,作为国际最轻的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可提供150公里幅宽、0.5米分辨率的高清影像,兼具批产、大幅宽、高分辨及高速数传特点。数天宇星01和02试验星则聚焦新型航天技术验证,为后续星座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针对商业航天市场运力瓶颈,东方空间从创立之初便确立了“大运力火箭+便捷化发射”双路径。引力一号火箭可实现200至400公斤级卫星“一箭十星”至“一轨十八星”发射,其半整箭贮存模式支持24小时内快速应急发射。公司联合创始人彭昊旻表示,通过东方航天港的“前店后厂”布局,火箭子级总装、全箭垂直总测及港口登船流程可在5公里范围内完成,大幅缩短发射周期并降低成本。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东方空间已建成烟台总装集成测试中心、海上发射中心、北京研发中心、无锡动力总部及泰安液体火箭制造中心,形成研发-试验-制造-发射的闭环能力。彭昊旻透露,引力一号单位发射成本较小型火箭降低超50%,未来将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压缩成本,助力我国商业航天市场实现“低成本、规模化、便捷化”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