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大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发表了题为《云网筑基,智惠未来》的主旨演讲,明确指出人工智能(AI)已上升至中国电信战略的核心地位。这一表态不仅引发行业关注,更折射出传统通信企业向智能时代转型的深层逻辑。
传统通信业务增速放缓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面对用户规模触顶、语音短信收入下滑等挑战,中国电信亟需开辟新的增长赛道。而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恰好为运营商提供了从“管道提供者”向“智能服务商”转型的契机。据内部测算,智能业务未来五年有望贡献超过30%的新增收入。
中国电信的AI战略布局呈现双轮驱动特征。在技术底座层面,自主研发的“息壤”智算平台已实现全国算力资源的统一调度,通过动态匹配供需关系,使单位算力能耗降低18%。其星辰大模型体系更形成覆盖金融、医疗、工业等12个行业的解决方案矩阵,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2.3万家。
在应用普及层面,中国电信创新推出“智能体即服务”(AaaS)模式。该平台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界面,允许中小微企业以“菜单式”选择AI功能模块。测试数据显示,企业从提出需求到获得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平均时间缩短至7分钟,使用成本较传统开发模式下降65%。这种“低代码+普惠化”的设计,正在打破AI技术的应用壁垒。
从基础网络建设到智能算力运营,中国电信的转型轨迹清晰可见。当5G用户增长逐渐趋缓,AI带来的增值服务或许将成为新的业绩支撑点。这种战略调整不仅关乎企业命运,更预示着通信行业正在经历从连接服务到认知服务的范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