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碳硅共生,合创AI+时代”为主题,汇聚了国内通信与数字科技领域的众多领军企业,共同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作为中国移动长期以来的重要合作伙伴,高通在本次大会上展示了丰富的技术成果和创新应用,成为焦点之一。
大会前夕,高通公司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阿卡什·帕尔基瓦拉通过视频发表致辞。他指出,“AI+连接”正在重塑未来的生产力格局。高通与中国移动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建设,加速5G-Advanced技术演进,并为6G时代奠定基础。今年恰逢高通成立40周年及其与中国生态系统合作30周年,双方在3G、4G、5G全球部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将继续携手释放“AI+”时代的潜力,赋能跨终端体验升级,助力智能制造、汽车等行业转型。
10月11日,高通全球副总裁李晶在“2025泛全联盟智汇未来创新合作高峰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强调,AI技术正带来划时代机遇,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用户体验提升,更在于推动各行各业加速落地。与此同时,以5G和5G-Advanced为代表的连接技术持续演进,AI与连接的融合形成双向赋能:AI为连接注入智能,连接为AI应用提供可靠“底座”。例如,高通最新发布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搭载第三代Qualcomm Oryon CPU,具备同类产品中最快的处理速度,将终端侧AI能力推向新高度。中国移动正基于该平台开发终端侧大模型和智能体。
高通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成果在大会展区得到充分展示。双方在泛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深入协作,推动5G和AI智能终端规模化落地。例如,中国移动7月发布的新一代灵犀智能体2.0依托自主研发的MoMA智能决策引擎,可将复杂流程拆解为“最小动作”,用户通过一句话即可完成全场景任务。目前,该智能体已率先适配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并在旗舰手机上落地应用,覆盖通信、娱乐、出行、办公四大领域,具备复杂任务自主规划与闭环执行能力。
在智慧养老领域,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推出的“小蓝船居家养老智慧中屏”同样引人注目。这款由骁龙移动平台驱动的10寸智慧中屏集成适老化交互系统、24小时视频问诊、电视电台直播等功能,并支持子女远程健康监护、居家照护等服务,构建了便捷高效的远程养老服务体系。高通“无线关爱”计划与中国移动江西VR中心合作的“睛彩无界”弱视儿童VR关爱计划也亮相展区。该计划采用“治疗服务+医生互动”模式,依托VR分屏技术为弱视儿童提供数字化康复疗法,体现了科技向善的理念。
在通信技术方面,高通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同样成果丰硕。例如,双方联合展示的中国移动首款5G RedCap MiFi自有品牌产品基于高通骁龙X35平台,硬件复杂度降低65%以上,模组成本降至百元内,整机功耗约18W,更适配移动场景。该产品通过43万多个基站实现广覆盖,弱网回落4G仍可提速33%,并集成Wi-Fi 6/6E,支持网络切片,可满足户外直播、商务差旅等场景需求。
在前沿连接技术领域,高通、诺基亚贝尔和上海移动携手实现了基于5G毫米波网络大上行能力的F1赛事直播演示。2025年F1中国大奖赛期间,三方首次试点毫米波组网的5G-A网络,通过8K 3D VR直播系统实现超高清、多角度、低时延的赛事直播。该技术利用毫米波高带宽、低时延和大上行优势,支持多路高清视频无线回传,观众可实时切换视角,沉浸式体验赛场氛围。高通与中国移动还完成了多项5G-A 5载波聚合测试,包括全球首个5CC载波聚合+1024QAM的5G-A直播网络测试,下行峰值速率超6.57Gbps,刷新全球纪录。
除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外,高通展台还展示了支持AI智能体的多形态终端。例如,搭载第一代骁龙AR1平台的Rokid Glasses可实现多语种实时翻译和沟通对话功能;小米AI眼镜与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联动,支持第三方App直播、分屏视频通话和扫码支付。在健康领域,雷鸟X3Pro、手表等终端通过多模态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健身和健康管理服务。PICO4 UItra MR一体机则凭借第二代骁龙XR2平台,带来双眼8K分辨率的沉浸式XR体验。
在软件应用层面,高通与虹软合作开发的视频超域融合技术基于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平台,显著提升视频动态范围和影调效果。该技术充分利用骁龙平台的CPU、GPU、NPU和ISP融合能力,为用户视频创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面壁智能与高通合作在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落地的新一代基于MiniCPM-4V多模态大模型的GUI Agent智能体技术也亮相展台。这款智能体能“看懂”屏幕并执行操作,更贴近用户真实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