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SpaceX星舰“十一飞”圆满落幕:二代星舰收官,为三代及返场技术蓄力

   时间:2025-10-14 18:44:1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于近日完成了星舰第十一次综合飞行测试,此次测试标志着第二代星舰研发工作进入尾声。测试中,超重型助推器与飞船均按预定程序完成关键动作,为第三代星舰技术验证积累了重要数据。

本次测试使用的星舰组合体由S38飞船与B15.2超重型助推器构成。其中助推器为第八次飞行后的复用设备,33台猛禽V2发动机中有24台为重复使用部件。这种设计显著降低了单次发射成本,体现了SpaceX在可回收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

助推器测试重点聚焦着陆燃烧阶段的发动机配置优化。在初始着陆阶段,13台发动机同步点火;进入路径微调阶段后,发动机数量切换为5台,模拟第二代星舰3台发动机配置的升级方案;最终阶段仅保留3台中央发动机维持悬停状态,完整复现了"筷子夹火箭"回收场景的发动机工作模式。测试结束后,助推器按计划坠入墨西哥湾海域,未进行回收作业。

SpaceX技术团队透露,第三代星舰超重型助推器将采用5台发动机作为标准配置。这种设计既能满足飞行路径微调需求,又为发动机关闭程序提供了双重冗余保障。通过多阶段发动机切换测试,团队获取了不同飞行高度下发动机启停的精确动力参数。

二级飞船S38的测试项目更具创新性。在动态倾斜机动测试中,飞船通过优化后的亚音速制导算法,实现了着陆燃烧阶段的精准姿态控制。隔热系统测试采用极限方案,部分区域移除隔热瓦并取消备用烧蚀层,直接暴露于再入大气层的高温环境,以此验证隔热材料的极限性能。

发动机太空点火测试延续了第十次飞行的成功经验,在真空环境下重新启动单台猛禽发动机,检验其稳定性与可靠性。载荷部署测试中,星链卫星模拟器按预定程序完成亚轨道释放,该设备在进入大气层后自动失效。值得注意的是,飞船表面首次采用新型"脆皮覆膜"技术填充隔热瓦缝隙,这种可降解材料既能提升隔热效率,又大幅缩短了复用准备周期。

此次测试前,SpaceX通过官方渠道明确表示,位于Starbase发射场的Pad 1(PAD A)将完成第二代星舰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测试数据将为第三代星舰的最终设计定型提供关键支撑,标志着该型运载器正式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