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构建,正成为能源领域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在“十四五”规划实施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充电桩与车辆保有量的比例达到2:5,为绿色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浙江杭州梅林村的国家电网充电站,成为这场能源革命的典型缩影。2021年调研时,该站点仅有4个充电桩,如今已扩展至16个。更引人注目的是,站点引入了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车主可直接使用屋顶光伏发电进行充电,实现清洁能源的即时转化。通过增设超充和快充设备,充电效率显著提升,车主等待时间较以往缩短50%。
杭州市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前列。截至“十四五”末,该市已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充电网络,市区充电服务半径缩短至0.9公里,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超充站全覆盖,191个乡镇全部通达充电设施。从商业综合体到星级酒店,从高速公路服务区到居民社区,停车场与充电站的融合布局已成为城市标配。
全国充电网络建设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当前公共充电站总量已突破30万座,较2021年增长303%,数量是加油站的三倍有余。这一布局有效破解了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跨省自驾游时“随到随充”已成为现实,为电动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