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总产量为3521.3万千升,较上年下降0.6%,仅相当于2013年峰值时期的70%左右。青岛啤酒、华润啤酒、重庆啤酒等头部企业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行业整体陷入低迷。
餐饮场景的萎缩成为啤酒消费下滑的重要推手。曾经热闹的饭桌上,啤酒成箱成箱地消耗,如今即便商家推出"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也难以吸引消费者。需求不振直接导致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在行业寒冬中,精酿啤酒赛道却逆势增长。中金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41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300亿元。中研普华预测,同期市场渗透率将从目前的6.3%持续提升,但距离大众化消费仍有较大差距。价格成为制约精酿啤酒普及的关键因素——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比工业啤酒高出数倍的定价。
茶饮巨头蜜雪冰城的跨界入局,为精酿市场带来新变量。该公司以2.97亿元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正式进军精酿领域。凭借在茶饮市场积累的供应链优势,蜜雪冰城有望复制其"高质平价"策略——通过全产业链把控降低成本,将精酿啤酒价格拉至大众可接受区间。被收购的福鹿家产品定价多在5.9-9.9元/杯,显著低于行业头部品牌。
福鹿家的扩张路径与蜜雪冰城如出一辙:通过加盟模式快速铺开渠道,主打性价比优势。2024年10月其门店数量仅250余家,到今年6月已突破1000家。借助蜜雪冰城的加盟商资源和运营经验,福鹿家有望实现更高速的增长。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或将推动精酿啤酒向大众市场渗透。
但精酿啤酒能否复制新茶饮的成功仍存疑问。与奶茶不同,啤酒消费高度依赖餐饮场景。《消费者报道》调查显示,80后更倾向每日饮酒,而90后、95后每周消费2-3次。这种非刚需特性限制了消费频次,加之精酿啤酒主打"微醺"而非豪饮,进一步压缩了市场空间。福鹿家选址要求周边餐饮占比超50%,正是这一依赖性的体现。
餐饮行业的整体低迷也波及啤酒消费。近两年大量餐厅倒闭导致客流减少,直接影响了啤酒销量。反观新茶饮,其消费场景更灵活,即便减少外出就餐,消费者仍会通过外卖购买奶茶,这种独立性成为茶饮行业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传统啤酒巨头的入局加剧了市场竞争。华润、青岛等企业纷纷加大精酿产能,河南金星啤酒的中式精酿产销量已达1亿罐。这些企业在渠道、品牌和供应链上具有明显优势,但精酿与工业啤酒的左右互搏也成为其战略布局的掣肘。
对于蜜雪冰城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精酿啤酒取代工业啤酒的市场地位。目前精酿产品在口味、口感和外观上尚未形成对工业啤酒的质变优势,消费者难以放弃价格低廉的工业啤酒转投更贵的精酿。这场啤酒巨头与茶饮巨头的博弈中,谁能率先突破产品创新瓶颈,谁就可能掌握市场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