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景区依赖到IP领航:文旅上市潮中,印象大红袍如何破局IP价值天花板?

   时间:2025-10-17 00:41:0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游客前往福建武夷山时,一场名为《印象大红袍》的山水实景演出几乎成为必看项目。这场以茶文化为核心的大型户外演出,自2010年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超6700场次,吸引观众逾940万人次。其背后的运营公司——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正凭借这一IP每年实现超亿元票房收入,净利润达数千万元。然而,这家依赖单一实景演出的企业,如今正面临商业价值天花板的挑战。

中国文旅演出市场的迭代轨迹清晰可见。上世纪末,张家界、峨眉山、黄山旅游等企业依托景区资源上市,业务涵盖索道、酒店等,收入受天气影响显著;进入21世纪,华侨城、大连圣亚等企业通过市场化乐园项目立足,运营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而当前,以IP为核心的第三代文旅企业正在崛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票房收入计算,《印象大红袍》在中国旅游山水实景演出中排名第三,在中国所有文化旅游演出中排名第十。

尽管《印象大红袍》已证明其商业价值,但单一IP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该演出剧场仅设2099个座位,其中普通座位1521个、VIP座位578个,票价从238元至668元不等。受制于座位数量和旅游淡旺季影响,每年可演出场次有限。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演出场次分别为355场、567场、518场和214场,对应收入5760万元、1.36亿元、1.30亿元和4910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8.48%至5588.4万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46.57%至677.5万元。

为突破瓶颈,印象大红袍公司采取了两条路径:一是推出新IP,二是拓展衍生业务。2024年,公司投资3200万元打造新实景演出《月印武夷》,围绕朱子文化展开,并采用室内剧场设计以降低天气影响。该项目于今年5月首演,上半年实现收入236.7万元。然而,中国文旅演出市场竞争激烈,2024年项目总数达450个,其中仅16个年票房超亿元。《月印武夷》能否复制《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仍有待观察。

在衍生业务方面,公司以《印象大红袍》为核心,构建了涵盖武夷茶博园4A景区、印象建州美食街区、武夷茶研习社、印象市集等业态的文旅小镇,并开设了拥有50间客房的茶汤酒店。但运营挑战随之而来:印象市集因主要运营商终止合作,自2025年5月31日起暂停运营;茶汤酒店长期入住率偏低,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0.2%、22.6%、21.8%和24.8%,导致酒店业务持续负毛利,拖累整体盈利。

目前,印象大红袍公司正冲击港股主板上市,其招股书揭示了第三代文旅企业的核心命题:如何通过新项目激活实景演出板块?如何利用衍生业务延长消费链条、最大化IP价值?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将验证以IP为核心的文旅运作模式能否获得市场认可。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