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通信学会发布的“2025年信息通信科普教育精品推介名单”引发行业关注。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撰写的《数字安全网络战》一书成功入选,这一结果不仅体现了权威机构对作品学术价值的肯定,更凸显了其在数字安全领域的前瞻性意义,为公众理解AI时代的网络安全挑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为国内通信领域最高级别学术组织,中国通信学会(CIC)在民政部完成注册登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管理,具备5A级社会组织资质。该学会不仅主办《通信学报》等核心期刊,还是国际电信联盟(ITU)的重要学术成员,其影响力辐射全球通信行业。
当前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但安全风险呈现多维升级态势。内部层面,编程技术普及导致系统漏洞激增,万物互联使虚拟攻击可造成实体损害,大数据应用强化了数据保护需求,而AI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将安全挑战推向新维度。外部环境中,大国博弈下的网络攻击手段持续进化,关键基础设施的脆弱性达到历史峰值。这些变化使得传统安全防护体系面临根本性挑战。
《数字安全网络战》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系统梳理了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安全痛点。书中提出的“未来安全框架”具有显著前瞻性,尤其在AI技术双刃剑效应的解读上独具价值。作者指出,AI既能提升防御效率,也可能被恶意利用生成攻击代码、挖掘系统漏洞,甚至制造深度伪造内容实施社会工程学攻击。更严峻的是,智能体黑客的出现使攻击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传统“人对人”的攻防模式正被“人对机器”的新形态取代。
针对AI时代的安全困境,书中提出“以AI制AI”的创新理念。360集团通过实践验证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其构建的全球最大规模安全大数据体系,为威胁检测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安全+AI”双轮驱动战略,企业实现了百亿级数据的秒级关联分析,开发的安全智能体可模拟顶级专家决策过程,推动安全运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这种“感知-处置”一体化的中国方案,为应对新型网络威胁提供了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