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无需特殊设备,Wi-Fi信号竟能“隔墙识人”,监控隐患再升级

   时间:2025-10-17 10:28:0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CM数据科学》期刊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引发了公众对隐私安全的关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下属的KASTEL信息安全与可靠性研究所团队发现,现有环境中的Wi-Fi信号可能成为新型身份识别工具,攻击者无需特殊设备即可通过分析无线电波变化追踪特定个体。

该技术原理基于对Wi-Fi信号传播特性的被动监测。当人体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移动时,会引发电磁波反射、折射等物理变化,这些细微波动经算法处理后,可形成具有身份辨识度的特征模型。研究团队强调,此过程完全依赖环境中已部署的Wi-Fi网络,攻击者无需主动发射信号或植入硬件设备。

实验数据显示,即便目标对象未携带任何电子设备,甚至处于完全断电状态,系统仍能通过人体对无线信号的物理干扰完成身份识别。这种"非接触式"追踪方式突破了传统监控手段对设备依赖的局限,在隐私保护领域引发新一轮技术伦理讨论。

追溯技术发展脉络,此类基于无线信号的人体特征识别研究已持续多年。英国科研团队曾利用毫米波技术实现衣物穿透式人体成像,而美国加州大学则开发出通过步态特征进行身份验证的Wi-Fi系统。这些技术突破不断刷新公众对无线通信安全边界的认知。

随着物联网设备普及,城市空间中无线信号密度呈指数级增长。研究人员指出,当前商用Wi-Fi路由器的信号穿透能力已足够支持基础版人体识别功能,这为隐私保护技术提出了全新挑战。如何在保障通信便利的同时构建有效的信号安全防护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