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天猫双11发布会上,一则关于用户规模的数据引发行业关注:淘宝闪购业务已吸引超过1亿名未在平台进行电商交易但使用过外卖服务的用户。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平台负责人处端透露,这些用户大多来自其他电商平台,且以城市人群为主,目前淘宝闪购的服务已覆盖全国300余座城市。
这场被定义为"节奏重构"的商业变革,正通过即时零售业务重塑电商竞争格局。当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使用频次争夺时,淘宝选择以闪购为支点,撬动用户日常使用习惯的转变。不同于传统促销活动,闪购被定位为平台增长的新逻辑,旨在解决高频流量被其他平台分流的痛点。
第17届双11成为检验战略成效的首个战场。相较于其他平台提前启动预售,淘宝将现货销售时间推迟至10月20日,成为主流电商平台中最晚入场的选手。这种"后发制人"的策略背后,是三个"第一"的标签支撑:首个深度融合大消费时代的双11、首个全面应用AI技术的双11、首个淘宝闪购深度参与的双11。
数据验证了战略调整的有效性。双11首日,全国270个城市的夜宵订单量激增200%,超市便利品类增长670%,饮品、烘焙等生鲜类目实现2倍增长。3C数码、个护等品牌通过闪购渠道获得的成交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90%。这些数字背后,是即时零售与远场电商的生态协同效应。
用户行为模型的变化印证着战略转型的深度。处端提出的UCMV体系(使用者-消费者-会员-VIP)显示,闪购业务成功激活了用户漏斗的底层。今年8月,闪购月度购买用户突破3亿,带动淘宝整体流量显著提升。这种高频场景的注入,不仅改变了用户打开APP的动机,更创造了"点外卖时顺手下单服饰"的交叉消费场景。
即时零售的战略价值体现在双重增量:用户规模扩张与消费场景延伸。通过切入餐饮外卖这个日均使用频次极高的领域,淘宝成功将外卖用户转化为电商消费者。饿了么的技术积累与配送网络,为淘宝快速构建起高频消费入口。处端用"社会协作效率"解释这种转变:集中配送带来的成本降低与体验提升,本质上重构了消费价值链。
这场变革的深层意图,在于构建覆盖"吃喝玩乐购"的立体消费网络。当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服务交织,淘宝不再满足于传统货架平台的定位。闪购业务带来的不仅是订单增长,更是用户心智的重塑——从目的性购物转向生活化渗透。这种转变在数据层面得到印证:闪购用户日均打开APP次数提升,年度购买频次显著增加。
但挑战依然存在。如何将1亿外卖用户转化为高频复购的电商消费者,成为决定战略成败的关键。当闪购成功完成用户导入后,平台需要构建更精细化的运营体系,通过会员体系升级、场景深度融合等方式,实现从流量获取到价值挖掘的跨越。这场关于消费节奏的重构,正在改写电商行业的竞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