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国际海洋研讨会广州闭幕 多国专家共谋边缘海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5-10-19 00:27:21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广州南沙,一场聚焦海洋地质前沿问题的国际学术盛会近日落下帷幕。为期五天的“海洋地质:边缘海—过去与未来”国际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十余个国家的百余位海洋科学领域专家,共同探讨边缘海研究的国际合作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方向。

边缘海作为连接大陆与大洋的特殊海域,其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不仅记录着地球气候系统的变迁轨迹,更孕育着独特的生态系统与战略资源。从渔业资源到油气矿产,从生物多样性到气候调节,这类海域的科学价值与经济潜力正吸引全球科研力量的持续关注。

本次会议以“边缘海:洋陆界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深度对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会专家达成两项重要共识:一是推动“亚欧边缘海:过去与未来”国际科学计划升级,二是探讨筹建新型边缘海国际科技组织。会议还促成广东省与波兰西滨海省在海洋地学领域深化合作,这两地自建立国际友好省关系以来,已在海洋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多项协作。

追溯该国际科学计划的起源,其雏形可追溯至2019年。当时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发起,联合海外7国18位权威专家共同倡议,现已吸引30个国家50余家科研机构参与。研究团队以亚欧大陆边缘海域为重点区域,整合沿线国家现有及待采集的海洋地学数据,运用数学地质技术手段,系统解答第四纪环境地质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

在专题报告环节,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张伙带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的技术优势及其在深海探测中的应用案例。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彼得·克利夫特教授通过南海沉积物分析,揭示了深部沉积通量的形成机制。香港中文大学张渊智教授则展示了珠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数据,为滨海湿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办,波兰地质调查局、波兰什切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共同协办。会议通过主题报告、专题研讨、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搭建了跨国界、跨学科的海洋科学交流平台。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