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创新机器人企业Sharpa Robotics近日宣布,其研发的SharpaWave智能灵巧手正式启动量产程序,首批产品已开始向全球客户交付。这一消息通过企业官方社交媒体渠道同步发布,并配发全新产品宣传视频,标志着该设备自今年ICRA 2025等国际机器人会议亮相后,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
作为面向高端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市场的突破性产品,SharpaWave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创的"动态触觉阵列"(DTA)感知系统。该技术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驱动,可在0-30N压力范围内实现0.005N的检测精度,配合每秒180帧的数据采集能力和亚毫米级空间分辨率,不仅支持实时纹理识别,还能完成六维力检测,使机械操作达到接近人类感知的水平。企业技术文档显示,这种高灵敏度触觉反馈系统为精密装配、柔性抓取等复杂任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在机械结构方面,产品采用仿生同构架构设计,模拟人类手部22个自由度的运动特征。整机尺寸为200×90×50毫米,重1.2千克,指尖最大输出力超过20N,所有手势动作频率可达4Hz以上。这种设计在保证操作灵活性的同时,通过优化传动系统实现了力量与速度的平衡,特别适用于需要高负载操作的工业场景。
当前高端执行器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与同期发布的吴极机器人Wuji Hand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主打轻量化路线(重量不足600克),强调性能与成本的双重优化,配备20个自由度和15N指尖力。而SharpaWave则通过增加结构重量换取更强的传感性能,这种差异化策略反映出不同厂商对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理解。行业分析师指出,两种技术路线分别满足了实验室研发与工业应用的差异化需求。
为降低开发者使用门槛,Sharpa构建了完整的生态支持体系,包括跨平台开发工具包、专用控制软件SharpaPilot,以及适配MuJoCo、ROS等主流仿真平台的高精度数字模型。设备采用标准以太网通信接口,可快速集成至现有机器人系统,这种开放架构设计获得了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据悉,已有多个国际实验室启动了基于该设备的协作项目。
随着量产交付的推进,全球机器人研究领域将首次获得在真实场景中验证其性能的机会。虽然企业尚未公布具体定价,但凭借在触觉感知领域的技术优势,该产品已成为从事智能操控研究的科研人员的重要选择。多家顶尖实验室表示,SharpaWave的实时力反馈能力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的机械手自适应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