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该文件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初步建成能源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2030年实现关键技术全球领先,并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与电网、新能源、新业态等八大领域的融合应用。
在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向“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风电、光伏等设备的运行效率成为关键课题。朗坤智慧推出的全栈式AI解决方案,通过云边协同架构实现了对新能源场站的智能化管理。该方案将“集团-区域-场站”三级运营体系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结合,使设备状态、发电数据、运维信息实现实时互联与可视化呈现,推动传统场站向“无人值守+智能运维”模式转型。
针对新能源设备分布广、运维难的问题,智慧维检中心构建了“天眼”式管控系统。该系统整合人员、车辆、船舶等作业资源,结合生产指标实现智能调度。运维人员通过移动端即可掌握全局动态,管理决策者可通过数字大屏实时监控生产流程,任务下发、数据采集、报表生成等环节均实现自动化,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在设备健康管理领域,AI与视频诊断技术的结合成为突破点。平台通过双模型协同分析,对风机、光伏板等设备进行“全身扫描”,弥补人工巡检的覆盖盲区。AI预警系统可实时监测设备异常,精准定位故障点并规划最优检修路径,智能巡检准确率达95%。遇到复杂问题时,运维人员可通过手机APP直接连线专家,形成“AI初诊+人工复核”的双重保障机制。
能效优化系统则为每台设备配备了“数字健康管家”。通过24小时监测发电数据,系统可自动计算故障停机损失、电网限电影响及计划检修时长,并利用灰损分析等工具定位光伏板接触不良、逆变器效率下降等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能预测未来发电趋势,帮助场站提前调整运行策略,实现发电效益最大化。
目前,这套创新方案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中核汇能等能源企业落地,覆盖风电、光伏、储能全场景。随着《实施意见》的深入推进,能源行业正加速迈入“AI驱动”的新阶段,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智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