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嫦娥六号月壤藏“太阳系信使”,为月球水研究及物质迁移机制提供新视角

   时间:2025-10-21 07:36:5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月球探索的征程中,一项重大发现为人类认知太阳系打开了新的窗口。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借助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深入研究,成功识别出珍贵的CI型碳质球粒陨石撞击残留物,这一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发广泛关注。

CI型碳质球粒陨石素有“太阳系信使”之称,是探索行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研究对象。然而,在地球上,受大气层和地质活动的双重影响,绝大多数陨石难以完整保存,尤其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其在地球陨石记录中的占比不足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月球因缺乏大气和活跃的地质活动,成为保存陨石撞击痕迹的“天然档案馆”,为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历史提供了独特条件。

该研究团队由徐义刚院士、林莽研究员指导,王锦团副研究员与博士研究生陈志铭等成员组成。他们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相学分析,并结合橄榄石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最终在月壤中发现了来自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科研人员指出,这些碎片是CI型碳质球粒陨石母体撞击月球表面后,经历熔融并快速冷却结晶形成的产物。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月球表面存在此类特殊陨石的撞击痕迹,还为识别地外样品中的陨石物质建立了系统方法。

CI型陨石的母体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外太阳系,其显著特征是富含水和有机质等挥发性成分。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此类陨石在月球表面的比例远高于地球,这表明碳质陨石对地月系统的撞击贡献可能被严重低估。研究人员推测,此前在月球样品中检测到的具有正氧同位素特征的水,很可能源自这类陨石的撞击。

该研究成果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不仅刷新了人类对内太阳系物质迁移机制的认识,也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指明了新方向。随着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持续分析,科学家有望揭示更多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秘密,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重要依据。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