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商用车电动化浪潮下:换电与兆瓦超充引领补能新方向,共筑绿色未来

   时间:2025-10-23 21:54:5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如何高效解决补能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9月27日至29日,以“十年奋进,智启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联合主办,吸引了业内众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商用车补能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在大会期间,“商用车补能模式探索”主题论坛成为一大亮点。多位行业领军人物分享了他们对商用车补能市场的前瞻性见解。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指出,商用车电动化进程正在加快,特别是新能源重卡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他强调,补能方式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市场场景,无论是换电还是充电,都需要因地制宜。目前,超级快充在电动重卡补能中占据较大比例,而换电模式则面临标准化和电池资产互认等挑战。不过,随着兆瓦级超充技术的进步,补能时间将大幅缩短,场景应用也将更加丰富。

论坛上,仝宗旗还介绍了商用车超充专委会的筹建情况。他表示,该专委会旨在汇聚生态链上的主要企业和机构,共同构建高质量的充换电网络体系,推动充换电设施的无缝对接和商用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专委会计划在今年内启动工作会议,并邀请有志于参与商用车超充生态的企业和机构加入,重点推进重卡充电网络建设、技术推广和场景示范应用等工作。

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事业四部副总经理陈祥玺则分享了零排放货运廊道建设的实践经验。他表示,启源一直坚持充换电并重的发展策略,但早期以换电为主。随着充换电站和兆瓦级充电站的发展,电网负荷和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因素。陈祥玺认为,未来中短途及长途运输采取换电方式将是一个核心方向。启源在移动送电和应急补能方面拥有成熟的产品,并致力于打通运管平台、电池平台和充换电平台,打破行业发展瓶颈。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副总裁彭鹏对电动重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未来几年将是电动重卡行业的黄金发展期。从充电和换电路径来看,市场已经做出了选择,目前换电模式占据主流。然而,随着兆瓦级超充技术的涌现,电动重卡的发展将从封闭场景走向开放场景。华为推出的全液冷兆瓦超充解决方案具有高效补能、互联互通、适应全域环境和电网适应能力强等优势,将加速电动重卡的普及和应用。

在补能技术方面,兆瓦级超充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江苏电啦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鑫表示,车电分离对重卡电动化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干线运输的时效性和收益成正比,补能速度越快越好;另一方面,车辆和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同,保有方法和残值处理也需要区别对待。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高立强则认为,商用车电动化已经进入场景化、生态化发展新阶段。他指出,交通领域绿色转型主要有电力清洁化、交通电动化和电力利用高效化三个方向。商用车应用场景的高度多样化对补能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大电流、高倍压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尽管商用车补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彭鹏指出,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存在充电慢、故障率高、网络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重卡电动化的可持续发展。李鑫则表示,换电站建设成本高、落地难、重卡运输路线易变以及互通互换互信难等问题亟待解决。深圳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恒杰也认为,新能源商用车补能市场在换电过程中遇到建设成本高、生态协同不足以及充电效率与兼容性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标准不统一。

面对这些挑战,业内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新能源商用车场景化解决方案。公牛集团新能源渠道总经理崔杰表示,公牛已经布局商用车补能市场,提供全场景补能解决方案。目前,公牛主要有三种合作模式:充电桩和储能设备产品共用、光储充一体化一站式解决方案以及融入生态助力发展。万帮数字能源则通过核心产品自研和核心逻辑自定义,解决光储充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削峰填谷、动态增容和电力需求响应等功能。

金茂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涛认为,重卡补能行业布局可能只有未来两到三年的战略机遇期。他指出,市场红利、资本红利和技术红利是当前行业发展的三大驱动力。然而,技术红利的时间窗口只有两年,商用车补能行业需要超前布局。随着兆瓦级超充、固态电池等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充换电布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