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公司CEO库克于2023年WWDC上抛出“空间计算时代”的论断后,全球科技行业对MR头显的关注持续升温。尽管Apple Vision Pro尚未复刻iPhone的颠覆性成功,但三星、谷歌、高通等巨头的联手布局,正为这一赛道注入新的变量。近日,三星与谷歌、高通联合研发的Galaxy XR头显正式发布,成为首款搭载安卓XR系统的设备,标志着空间计算领域的竞争进入新阶段。
作为苹果的直接竞争对手,Galaxy XR被外界视为Apple Vision Pro的“轻量版”。其545克的重量较苹果的750-800克明显更轻,搭载高通Snapdragon XR2+ Gen 2芯片,配备16GB内存和256GB存储,续航达2.5小时。屏幕方面,两块4.3K Micro-OLED显示屏支持109度视场角和全彩透视功能,默认刷新率72Hz,最高可达90Hz。设备还集成了13个摄像头,包括眼球追踪和深度感应模块,可实现虹膜识别和空间交互。
软件层面,Galaxy XR的核心优势在于深度整合谷歌生态。作为首款安卓XR系统设备,它支持所有安卓应用,并内置谷歌Gemini人工智能系统。用户可通过手势圈选画面中的物体,直接调用AI进行搜索;2D照片和视频也能被转化为空间化内容。这种“AI+生态”的组合,被行业视为更符合未来终端需求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Apple Vision Pro虽在硬件堆料上更胜一筹,但AI能力的缺失成为其明显短板。
价格策略上,Galaxy XR以1799美元的起售价直击苹果软肋。这一定价不仅低于Apple Vision Pro,也反映出供应链成本的快速优化。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徐梧指出,Galaxy XR的发布验证了三个关键点:一是减重技术仍有突破空间,二是成本结构可被压缩,三是安卓生态正式切入下一代操作系统。他同时强调,谷歌的参与标志着其开始系统化布局XR市场,这对行业生态的完善至关重要。
然而,XR设备的普及仍面临销量瓶颈。一位曾为Vision Pro开发应用的开发者透露,由于用户规模过小,项目难以实现盈利,最终被迫放弃。这种“开发者-用户”的恶性循环,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徐梧认为,XR的未来取决于性能能否解锁全新体验层级,而减重只是技术进步的自然结果。他直言:“当前VR体验仍处于初级阶段,当真正划时代的交互出现时,用户对重量和外观的容忍度会远超预期。”
在芯片迭代方面,苹果的自主优势凸显。其最新更新的Vision Pro搭载M5芯片,性能提升直接回应了多任务场景下的卡顿问题。反观安卓阵营,高通XR芯片的迭代频率需依赖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匹配苹果的节奏。这种差异使得XR市场的竞争,逐渐演变为生态整合能力的较量。
随着三星Galaxy XR的入局,空间计算时代的战役已全面打响。谷歌、高通、三星的联盟能否复制安卓手机的成功路径,仍需时间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竞争将推动技术快速迭代,最终受益的或是整个行业生态。正如徐梧所言:“当销量突破质变点,产业将进入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