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科学家研发“三合一”原位X射线平台,助力CO₂电解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时间:2025-10-26 20:29:5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基于膜电极组件(MEA)的二氧化碳电解技术领域,工业规模化应用展现出光明前景,但催化剂与电极的长期稳定性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由于MEA内部催化剂和电极的衰减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丹麦技术大学联合欧洲同步辐射光源中心、Twelve公司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期刊。

研究团队构建了全球首个集成广角X射线散射(WAXS)、小角X射线散射(SAXS)与X射线荧光(XRF)的“三合一”原位同步辐射表征平台。该平台通过多技术联用,实现了对MEA内部离子迁移、水分子运动及催化剂晶体结构演变的时空动态追踪。其中,WAXS技术可捕捉催化剂晶体相变与水分子扩散路径,SAXS技术能解析纳米颗粒的形貌变化,而XRF技术则精准定位电解过程中金属离子的积累与扩散行为。

针对传统加速应力测试(AST)中盐析导致的系统失效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提出脉冲式AST方案。该方法通过周期性交替施加高电流密度与非反应电位,为离子迁移创造“缓冲期”,有效抑制气体扩散电极(GDE)表面的盐分沉积。实验数据显示,脉冲模式使电解系统运行时间显著延长,故障原因从盐堵主导转变为催化剂真实衰减,为评估电极材料本征稳定性提供了可靠手段。

在脉冲AST框架下,团队对金(Au)与银(Ag)两种模型催化剂的衰减机制展开对比研究。WAXS与SAXS联合分析表明,Au催化剂凭借稳定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基底粘附性,在加速测试中保持性能稳定;而Ag催化剂因颗粒团聚、溶解-重结晶失衡及基底分离现象,导致催化活性显著下降。这一发现证实了晶相稳定性与基底粘附性对MEA耐久性的决定性作用。

基于实验结果,研究提出了催化剂衰减的缓解策略:晶面工程与稳定合金设计可优化催化剂本征特性,碳基底通过氮、氧或硫掺杂能增强纳米颗粒附着力,离聚物体系则通过金属离子再沉积与局部pH调节,抑制颗粒团聚与腐蚀反应。这些方向为下一代高稳定性催化剂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该研究是团队两年系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此前,团队已利用同步辐射WAXS技术揭示CO₂/CO电解中的盐析与GDE堵塞现象,并解析了阳离子与水分子在MEA中的迁移规律。然而,单一WAXS技术存在检测盲区,无法捕捉离子浓度积累与催化剂团聚的早期信号。此次通过WAXS-SAXS-XRF三位一体技术整合,结合脉冲AST方法,构建了覆盖多物理场相互作用的失效机理分析体系,为CO₂电解器的稳定性评估与快速优化开辟了新路径。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