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锂电材料三季报:营收增长盈利分化,价格反弹能否开启新周期?

   时间:2025-11-03 00:03:32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锂电材料行业在2025年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根据Wind数据统计,A股电池材料板块41家上市公司中,超过八成企业实现单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但近六成企业净利润环比出现下滑,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尚未完全恢复。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正极材料企业业绩持续承压,而负极材料环节盈利状况明显改善。

进入10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和六氟磷酸锂价格出现强劲反弹,下游需求景气度持续向好。这一变化引发资本市场对锂电材料行业"量价齐升"的强烈预期,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在两个月内实现翻倍增长。不过,对于行业是否已进入新周期,多家机构表示仍需观察后续排产和库存变化情况才能确定拐点。

三季度财报显示,锂电材料行业营收规模保持增长态势,但盈利分化加剧。统计范围内的41家企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长19.78%和20.08%,与去年同期-15.96%和-168.07%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行业供给端收缩后盈利压力有所缓解。单季度表现方面,34家企业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环比增长,占比达83%,其中五矿新能、科恒股份、万润新能环比增幅位居前列。

与营收普遍增长形成对比的是,行业盈利状况出现显著分化。24家企业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占比近六成。容百科技、五矿新能、星源材质等企业净利润环比跌幅居前,万润新能、石大胜华、容百科技、德方纳米等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容百科技和德方纳米单季度亏损均超过1亿元。

产业链各环节表现差异明显。正极材料领域,三元正极前驱体出货量同比微降,而磷酸铁锂受益于储能需求爆发,相关企业业绩回暖。龙蟠科技、容百科技、德方纳米三家正极材料厂商仍处于亏损状态,容百科技因高镍材料升级换代导致前驱体投入较大,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04亿元。当升科技则凭借磷酸铁锂业务产销两旺实现盈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92%至7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至5.03亿元。

负极材料环节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杉杉股份、璞泰来、贝瑞特等龙头企业业绩回暖趋势明显。杉杉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84亿元,同比增长逾11倍,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7628.9万元。璞泰来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6.44亿元,同比增长69.3%,环比增长13.54%,前三季度负极材料出货量超10万吨。璞泰来表示,通过产品创新和降本增效,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在行业景气度分化背景下,锂电材料企业的资本运作也呈现不同路径。10月31日,正极材料龙头中伟股份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计划募集资金用于海外产能建设和技术研发。作为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的供应商,中伟股份正极材料前驱体全球市占率超30%,海外客户收入占比近25%。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2.97亿元,同比增长10.39%,归母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减少约16%。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盛新锂能在筹划H股上市一年多后宣布终止计划,转而发布定增预案,拟向深圳盛屯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32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前三季度,盛新锂能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1.53%至30.9亿元,归母净利润续亏7.52亿元。

尽管行业盈利压力仍存,但资本市场对锂电材料板块热情不减。2025年初至最新收盘日,电池材料板块40家企业区间涨跌幅平均值达66.95%,7月1日以来平均涨幅为55.92%。湖南裕能、天赐材料、尚太科技下半年涨幅均超过100%,成为市场焦点。近期碳酸锂期货和六氟磷酸锂价格飙升,其中六氟磷酸锂价格突破11万元/吨,较8月不足5万元/吨的价格翻倍有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10月初约7.3万元/吨涨至约8.36万元/吨。

产品价格反弹带动相关企业股价大幅上涨。9月以来,天际股份累计涨幅超180%,多氟多涨逾110%,天赐材料涨幅超过85%,锂矿双龙头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分别上涨21%和73%。股价与基本面的背离,反映出市场对行业周期见底回升的预期。

对于行业后续发展,投资者普遍关注阶段性需求增长与供给收缩能否持续。中信建投电新团队首席朱玥分析认为,储能是非线性增长中弹性最大的环节,当前行业处于供不应求和盈利底部。在招标景气上行背景下,预计明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将达300GWh,锂电池总需求有望超过2700GWh,同比增速超过30%,其中储能电池需求超过900GWh,锂电多个环节可能出现紧缺。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