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近日通报了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交通案件:一名出租车司机因连续两次故意撞击无人驾驶测试车辆,被依法认定为全责并受到行政处罚。这是该市首次破获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碰瓷"案件,为同类事故处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面对智能网联汽车事故责任认定的新挑战,交管部门组建了由数据专家、法律顾问和事故处理骨干组成的专案组。通过调取无人驾驶车辆的云端运行数据、车载传感器记录以及道路监控视频,技术团队还原了事故真相:在两次碰撞发生前,无人驾驶系统均已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识别后方车辆,并保持了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反观涉事出租车,在具备充足避让空间的情况下突然加速,直接导致碰撞发生。
司法鉴定报告进一步证实,无人驾驶车辆的算法系统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其决策逻辑完整记录了从环境感知到路径规划的全过程。而出租车驾驶员的异常驾驶行为,包括持续尾随、刻意保持危险间距等,均与事故发生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基于完整证据链,交管部门依法判定和某承担全部事故责任,除赔偿车辆损失外,还对其作出罚款2000元、暂扣驾驶证三个月的处罚。
这起案件的成功处置,标志着武汉市在智能交通管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交管部门创新采用的"数据溯源+专业鉴定+法律论证"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不仅解决了新型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难题,更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运营提供了法律保障。据悉,相关部门正在起草《智能网联汽车事故处理指南》,将把本案的调查取证标准纳入地方性法规,为全国同类案件提供可复制的执法范本。
随着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建设加速推进,目前已有超过500辆自动驾驶车辆在开放道路测试。交管部门表示,将持续完善"人-车-路-云"协同监管体系,通过电子围栏、数据黑匣子等技术手段,构建覆盖测试全流程的安全防护网,确保智能交通时代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