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201工位近日迎来重要发射任务。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长征七号甲”遥十三运载火箭在此点火升空,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标志着该型火箭在2025年的第四次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同时也是其总计第十二次发射,延续了十一连胜的优异战绩。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新型高轨遥感卫星,遥感四十六号具备多项突破性技术特征。该卫星首次采用地球静止轨道(零度倾角地球同步轨道)设计,与此前进入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的遥感系列卫星形成技术互补。其核心任务涵盖防灾减灾、国土资源普查、水利气象监测等领域,同时具备特殊环境下的侦查应用能力。卫星配备的先进观测设备可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地表信息采集,为多领域决策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采用三级半构型设计,全箭高度达60.13米(配备4.2米直径标准整流罩状态)。该火箭由芯一级、芯二级、芯三级串联构成主体结构,并捆绑4枚直径2.25米的助推器。其芯级直径达3.35米,芯三级直径3米,起飞质量约570吨,可产生727吨的起飞推力。在运载能力方面,该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不低于7吨,中地球转移轨道运力超过8吨,能够满足多种轨道类型的发射需求。
技术团队通过持续优化流程,将火箭发射准备周期压缩至19天。这一突破得益于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和技术状态管理机制,通过精细化测发流程设计,显著提升了发射效率。目前该型火箭已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能够适应高密度发射任务需求,为后续航天工程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次发射同时创造了多项纪录:既是“长征七号甲”火箭2025年的第四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5次飞行。自首飞以来,该型火箭保持了100%的任务成功率,其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已得到充分验证。随着航天工程需求的不断增长,技术团队将继续推进火箭性能升级,重点优化运载能力、发射效率和环境适应性等核心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