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CEO雷军近日就易车原创节目发布的“小米YU7全网首拆”视频公开表态,引发行业内外热议。他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不仅完整观看了拆解过程,更鼓励YU7用户通过该视频深入了解产品细节,同时欢迎同行及技术专家提出专业意见。这一回应既展现了对产品质量的自信,也传递出开放透明的行业态度,为小米YU7的硬核实力再添注脚。

易车团队的深度拆解从车身结构、电池防护、智能驾驶模块等核心领域切入,全面解析了YU7的工艺水准。视频显示,该车型在材料选用、结构设计、三电系统集成及NVH控制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标准,甚至经得起“显微镜级”的细节审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内蒙古赤峰车主李先生的真实事故案例被纳入分析:其车辆在遭遇水泥罐车高速撞击的极端情况下,乘员舱结构完整无变形,车门保持正常开启功能,车主毫发无损。这一实例直观印证了YU7在被动安全领域的卓越性能,有效增强了市场信任度。
雷军同步披露了小米汽车严苛的研发测试体系。据介绍,小米SU7与YU7两款车型累计投入近1400辆测试车,完成超2100万公里实测里程,测试范围覆盖零下30℃的极寒、50℃的酷暑以及海拔5100米的高原等极端环境。雷军特别强调,他本人每年都会参与实车测试,确保每款产品通过国家标准认证后才推向市场。这种“高管亲测”模式与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资源投入,为小米汽车构建起坚实的质量护城河。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此次事件折射出汽车测试领域的三大转型方向:其一,极端工况验证将成为标配,以适应全球气候差异与复杂路况;其二,测试维度从单一性能向全系统覆盖延伸,涵盖机械结构、电子电气、智能交互等所有关键模块;其三,测试资源投入持续加码,头部企业正通过海量数据积累构建技术壁垒。随着虚拟仿真、AI算法等创新技术的渗透,未来汽车测试将形成“数字孪生+实车验证”的双轨模式,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实现更精准的缺陷识别与性能优化。











